【菊韻】大涼山傳奇(散文)
百里涼山,連峰起伏,云霧繚繞,綿延不絕,氣象萬千。更可嘆者,峰高谷深,懸崖峭壁,飛瀑流泉,空谷傳響,聲震云天。山林里,古木參天,虎嘯猿啼,鳥飛蛇行;懸崖間,怪石嶙峋,泉水叮咚,氣蒸霞蔚,莫測高深。山坡上,巖石下,種植著一小片一小片的莊稼,高低錯落,郁郁蔥蔥;山谷里,流動著清凌凌的澗水,飛花逐浪,日夜不息。
這里自古以來就住著些零散山民,他們以大山為生,亦農(nóng)亦牧亦獵,雖然遠離平川,身居絕境,與世隔絕,朝朝暮暮面臨艱難險阻,生活困難可想而知,但山高皇帝遠,谷深石頭多,隔絕之境,化外之人,當官的聞之心驚膽寒,誰也懶得涉足過問,他們險中謀生,苦中尋樂,倒也生活得自由自在。
大涼山里有些小村莊,大的二十多戶人家,小的十幾戶人家,一色山石壘成的房子,山木為梁,山草苫頂,零零落落分布在幾條狹長二三里的大山坳里。人們?nèi)粘龆?,日落而息,自勞自食,自生自滅,甘苦自知,無怨無恨。家里飼養(yǎng)著牛、羊、豬、狗、雞、兔,房梁上懸掛著從山上獵獲來的獐、狍、麋鹿、豺狼、狐貍、山雞、野兔等物,山墻上釘著各色各樣、大小不等的獸皮,院子的屋檐下掛著一嘟嚕一嘟嚕的玉米棒子、棉花球子、稻谷穗子和山辣椒串子,地面上曬著從山林里采集來的各種藥材、蕈類。從早到晚,男歌女唱,牛哞羊咩,雞鳴犬吠,聲音不斷;一日三餐,炊煙裊裊,野蔌山肴,飯菜飄香。各家各戶的大人孩子,青春男女,穿著各色各樣的麻布、毛皮服裝,戴著獸骨磨制成的飾物,遠遠近近,來來往往,出出入入,彼此說笑著,招呼著,顯得十分團結(jié)友好,親近和諧。要是哪家出點意外,遇到困難危險,全村人一齊出動,都來幫助,不分親疏彼此。村子周圍,青山疊翠,綠水潺湲,林茂陰濃,鳥語花香,風景十分幽美。
這里的人們勤勞勇敢,淳樸善良,世代以農(nóng)耕牧獵為生。山坡上種著小麥、玉米、棉花、谷子;山洼里借助泉水灌溉,種著些水稻、蒲葦、菱藕。深山老林里有飛禽走獸,遍地藥材,所以農(nóng)閑時他們就拿起獵槍,背起背簍,打獵采藥,一年四季各有營生,勞碌不輟。生活雖不算富足,但各家各戶也勉強可過。
由于大山阻隔,道路盤曲狹窄,出入艱險,這里人很少走出大山,因此也很少了解外面的世界;偶爾來個收藥材獸皮的商販,他們才能從他嘴里聽說一些外面世界的事情。所以人們的生活既艱苦單調(diào),又愚昧少知。
這種情況世代延傳,人們早已習以為常,見奇不奇,見怪不怪了。即使解放后縣里派來工作組,把分散在百里大山里的幾十個小山村組織成農(nóng)業(yè)合作社,人民公社,把所有山和林都收歸公有,統(tǒng)一管理,情況也沒有多大改變;除了夏秋兩季上頭派個干部來催交公糧,其余時間也難得看到山外的人。所以,他們照樣過著艱苦單調(diào)、孤陋寡聞的生活。照舊唱著從老祖宗那里流傳下來描寫他們生活信仰似乎是千古不變的山歌民謠:
高山里有猛虎,深林里有麋鹿,懸崖下長藥材,山坡上種五谷,小溪邊筑著石頭茅草屋。
太陽是阿公,月亮是阿母,山神爺是咱山民的主,保咱吃,保咱住,保佑咱一年四季無險阻。
天有恩,人有心,知恩不報枉為人。報天恩,報地恩,回報父母和先人。
多行善,休為惡,傷天害理切莫做。愛勞動,莫懶惰,勤勞之人不挨餓。
水是鏡,山是秤,為人做事要公平。天有靈,地有靈,舉頭三尺有神明。
多燒香,多磕頭,祈求神靈長保佑。天增歲,人增壽,生活無恨也無憂。
大涼山,萬萬年,山清水秀永留傳;敬神仙,敬祖先,子孫萬代保平安!
人們把主要精力都關(guān)注在種田、打獵和采集藥材上,然而環(huán)境艱難險惡,收入極不穩(wěn)定,他們認為這是妖魔作怪,于是一年四季燒香、磕頭,祈禱不斷;然而山神爺卻很吝嗇,極少把福氣賜予山民,人們照樣過著艱苦、閉塞、險象環(huán)生的生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可是翻過七十年代,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于國家實行了改革開放和精準扶貧政策,這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亙古未有的巨大變化。改革開放,精準扶貧,像兩股溫暖而強勁的春風,吹遍九州大地,也吹進了三百里大梁山,和山溝里山坡上零零落落大大小小的村莊,極大鼓舞了人們的勞動熱情和旺盛的革命干勁,充分調(diào)動激發(fā)出他們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走出去,引進了,因地制宜,科學施治,改革創(chuàng)新,使得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大變了,生產(chǎn)、生活條件和方式也大變了,更重要的是思想觀念徹底改變了。他們不再把目光只盯在大山里的坡田、野獸和藥材上,不再把幸福寄托在求神賜福上;他們有生以來第一次解放思想,打破封閉,走出大山,驚喜地發(fā)現(xiàn)外面的世界更加精彩: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人口稠密,百業(yè)興旺,技術(shù)先進,生活節(jié)奏快速緊張,又輕松愉快,舒適而幸福。他們眼熱了,動心了,開始學習外面的新思想、新技術(shù)和先進事物,來改變山里人傳統(tǒng)的生產(chǎn)工具、生產(chǎn)方法和生活方式。
由于向外面學習,廣泛接觸科學思想和新鮮事物,人們的知識面和思想境界大大開闊了,他們懂得了保護山林和珍稀動植物的重要意義,停止了亂開山地,亂伐林木,亂獵禽獸。在扶貧干部帶領和指導下,開始轉(zhuǎn)變生產(chǎn)和生活方式,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引進先進科學技術(shù)發(fā)展生產(chǎn),開發(fā)新項目,尋找新的生活門路。經(jīng)過一番探尋,他們決定學習外地風景名勝地區(qū)的做法,實行封山育林,并想方設法引進外資,開發(fā)建設風景區(qū),修筑盤山公路,石階索道,發(fā)展旅游業(yè),為山區(qū)人民脫貧致富尋找新的出路。經(jīng)過十多年建設和廣泛宣傳,大梁山風景區(qū)聲名遠揚,游人慕名而至,絡繹不絕。山區(qū)人民轉(zhuǎn)變身份,放下農(nóng)具、獵槍、背簍,學習當導游,唱山歌,做雜工,開辦旅游樂小賣部和小吃部,收入大增,生活迅速改善,脫貧致富。他們陸續(xù)把各種時尚家電買回家,引進日常生活,于是電燈、電話、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走進村村寨寨,千家萬戶,讓深山老林有了新時代的氣息。
旅游業(yè)的開發(fā),徹底打開了大涼山的封閉之門,使之融入祖國,融入新社會,新時代。全國各地的游客紛紛走進大涼山,游山玩水,參觀訪問,攝影繪畫,品嘗山珍野蔌,并廣為宣傳,使得大涼山名聲遠播,成為風景名勝,人間仙境,脫貧致富的典型。報紙電視廣為宣傳報道。除了眾多新聞記者,還有文人騷客。其中有位老作家,他觀看了大涼山的秀美風光,了解了大涼山區(qū)人民緊跟社會進步、發(fā)展山區(qū)經(jīng)濟和旅游業(yè)的實際行動,思想轉(zhuǎn)變,和地區(qū)面貌、地方經(jīng)濟發(fā)生的巨大變化,特別是青年一代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興奮不已;回去后,浮想翩翩,夜不能寐,于是聯(lián)想構(gòu)思,編成故事,奮筆疾書,數(shù)月之間竟寫成一部長篇小說,題名《新山鄉(xiāng)巨變》。小說出版后,十分轟動,熱銷。老作家激情難抑,詩興大發(fā),即興填了一首《沁園春》的詞,以抒發(fā)思想感情。其詞云:
百里涼山,云繞奇峰,霧鎖秀巒??磪⑻旃拍?,濤聲陣陣;懸崖飛瀑,澗水團團。瑞獸嘶威,錦翎翔集,古往今來人跡闌。逢盛世,任斯般絕境,游客潮觀。?
春來百卉爭妍,引燕舞鶯歌滿大山。恰創(chuàng)新時代,風華正茂;山鄉(xiāng)才俊,志氣彌堅。努力求知,艱辛創(chuàng)業(yè),致富醫(yī)貧豈畏難!回頭望,憶坷坷坎坎,一路登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