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敬愛的老師們(隨筆)
我虛齡九歲,1966年的秋天發(fā)蒙入學。當時的學校只有一堂教學房子,是兩個教室,一間辦公室,東邊兩間小瓦房,是老師們的生活住房,一間是廚房,一間是寢室。學校是四個年級,分成兩個復合班:即一年級和二年級復合,三年級和四年級復合,各是一個教室。
最初學校里有三位老師,校長是梁煥文,還有涂上景和吳由正老師。他們之間,涂上景年紀最長,吳由正稍次,梁煥文最小。他們的年紀都與我父親相當,最小的梁老師,只比我父親小三歲,都是我尊敬的長輩。
我一年級下學期,因為學生人數(shù)是120人,又調來一位汪廷周老師,年紀比這三位老師都小,是共青團員,政治上是學校的領導,原來的三位老師都看重他。
三年級開學時又來了一位汪紫棠老師,這樣,學校老師最多時是五個。。
梁煥文老師,家在新林西邊陳家灣,祖籍是湖北人,講一口湖北腔的標準北京語,出生于地主家庭。他一九五五年在我們村東創(chuàng)建了“鄭渡小學”。初始只是兩個年級,之后一年增加一個年級,到了四年級后,學生就升高小。因此我村這所小學是初級小學。梁老師雖然是校長,管理學校的全盤事務外,在教學方面,還教一年級和二年級的語文、算術。
涂上景老師年紀四十歲出頭,是新林街道旁邊人,舊社會里的先生。當時是一年級和二年級復合班的班主任,還教三年級和四年級的算術。他的特點,上課時丟開書本講解,在黑板上用粉筆寫字卻捧著書本。教室里的黑板是在墻上涂的黑漆,與墻壁一樣平,他只看著書本,不看黑板,老是將字一直寫到黑板外面的墻上,學生總是提醒他,他才轉行往下寫。他教學生非常認真,學生們都說,涂老師是學校老師學問最高的人。
吳由正老師當年約四十歲,是南陵倉溪人,也是舊社會的先生。是三年級與四年級復合班的班主任,教三年級和四年級的語文外,還教全校的唱歌和圖畫。他上課說話很幽默,說的內容我們總是聽得興趣很高。他教我們唱歌、圖畫,我們總覺得一堂課的時間太短。
汪廷周老師是永慶茅垾人,青年老師,比較活躍,主要是教體育,還帶我們做課外活動。
汪紫棠老師是我三年級時才來的,與梁煥文老師年齡相當,是周陽垾人,書法水平很高,寫出的毛筆字,“像印出來的一樣”。他來后就是三年級班主任。他教我們寫毛筆字,還教我們寫詩。他教的方法簡單好記,很難忘記。我寫字和寫詩的基本功,就是在他這里學的。
在這些老師的教導下,我小學功課學得很好,特別是拼音字母,學了兩種,一種是“國語拼音”,一種是“拉丁文拼音”,為我以后學習文字掃除了障礙。
在老師們悉心教導下,我們學習興趣都很高,是他們將我領進了文化大殿的大門。
這些老師為了辦好教學,制定了學生們上課問好和再見的禮儀、聽鈴聲統(tǒng)一行動的制度,還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愛護。小學生都是懵懂的孩子,有許多家離學校較遠,當時都是田徑小路,途中有水塘、水溝,他們怕孩子們途中不安全,特別制定了放學列隊老師送的制度,每當中、晚放學,都將學生送進村莊。他們還經(jīng)常家訪,與許多家長都是很要好的朋友。
我三年級那年學校新建了一堂草房,增加了一個教室。但隨著大躍進的深入,學生人數(shù)迅速減少,那草房教室很快又空閑了下來。
不曾想,一九五七年下半年開學,前四位老師居然有三位成為了“右派”,涂上景、吳由正老師被關進了監(jiān)獄,僅僅是梁老師還是校長,汪廷周卻是戴右派帽子的老師!于是定下的“老師送”、“聽鈴聲”的制度都放棄了,還因為有右派老師,連課堂禮儀也免了!
【后記】梁煥文在我村學校約有20年時間,上世紀七十年代調往新林中心小學任總務,2020年93歲逝世;涂上景被關進監(jiān)獄在獄內逝世,不到50歲;吳由正享受了右派平反的待遇,逝世于公元兩千年前,約九十歲;汪廷周平反后,在他家附近茅垾小學教書,逝世于2010年左右,不足80歲;汪紫棠逝世于2013年,8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