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戀】仲冬,走在家鄉(xiāng)的路上 (散文)
有一條路,讓我始終走不完,那就是家鄉(xiāng)的路。
冬天,給人的感覺是寒冷。這是我“陽康”后的一天,天氣格外晴朗,透過陽臺的窗子照射過來的光線,曬得家里暖洋洋的。迎著陽光我滿懷興致地站在陽臺上,眺望小區(qū)林園那些高大的常綠樹,盡管在隆冬時節(jié),無視“奧密克戎”的侵襲,不懼蕭疏冷漠,仍然保持著它那一身高亢的姿態(tài),著一身綠色,莊嚴肅穆地站在屬于它的位置上,接受天地間風霜雨露的洗禮。這一下提示了我,我何不也像它那樣,挺起腰桿,抬首含笑?一點小小的感染算個啥,大膽地出門吧,出門走走,洗洗陽光浴,吐故納新,讓自己振作起來。
索性,背起包包回家一趟??纯醇亦l(xiāng)征地以來的建設進展,領略家鄉(xiāng)那個一成不變的寬闊,欣賞家鄉(xiāng)那處亙古不老的黃土地,還有那些不可忘卻的一草一木。于回憶,于展望,任由之。
公汽很快就到達村口。正好村口是19號地鐵古架站的施工地。(村地名:為古架村)雖然整個施工現(xiàn)場全都被藍、白色鐵皮封閉,謝絕參觀,但是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涂有橘紅色高大行車塔吊,包括那些高矮錯落有致的腳手架,高大的挖土機長臂,它們以全新的面貌呈現(xiàn)在施工現(xiàn)場。施工地從里至外,從遠到近,傳來一陣陣轟鳴的水泥澆灌聲,敲打鋼管的清脆悅耳聲,汽車運輸行駛的呼嘯聲以及電焊火花交織在一起,聽得見,看得著工人們正在如火如荼地加緊施工。回想去年今時,看到的只是大面積劈開土地,拓展工地,今日,卻是轟轟烈烈,蒸蒸日上。
修建地鐵,是千百年來,祖輩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在這塊黃土地上逐步崛起。它崛起的是祖國繁榮昌盛的建設實力,崛起的是家鄉(xiāng)人的夢想與期盼,崛起的是百年大計,千年大計。它的崛起,從此會改變鄉(xiāng)親們長期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動方式乃至命運,同時也會接替這片土地上要承擔的嶄新任務。
我繼續(xù)沿著那條回老屋的大道前行,它比往日那條由田埂連接起來的羊腸小道好走多了。那條路是1958年武鋼建設沿著山腳修建的,寬,大約3米左右,長,大約4、5公里,由西向東,西起游廟鎮(zhèn),東,一直通到嚴西湖岸,團山山尾。開始路面是由小瓜米,大瓜米石鋪陳,常年累月,行車多了,路面坑坑洼洼,遇到下雨天,大坑趟水,小坑濺水。后來在“村村通公路”的鄉(xiāng)村建設中,這條路得到全面修復,地面鋪上水泥,為防止下雨受損,兩側都有排水溝。修好的路,多多少少的物質運輸,大大方便了鄉(xiāng)親們的自由出行。
舉目望去,是家鄉(xiāng)有名的,也是為數(shù)不多的,靠西北側的兩座大山。當年武鋼建設,那座叫“長山”的已經開采一半,如今留下了另一半,破碎瘡痍,國家建設也需要大自然的付出。醒目的就是那座團山,含義是這座山圓圓鼓鼓,四平八穩(wěn)。后來取名為古架山。聽老人說:在這座山上,是三國時期一隊精兵強將與嚴西湖對岸二郎山上的敵軍對壘,經過激戰(zhàn),這頭終于擊敗對手后,鼓角齊鳴,麒麟飛舞,威震四方,打那之后就在山頭豎起了一座木制三角架,插上旗幟,標致勝利。后來就根據(jù)這個歷史的典故,取名為古架山。
遙望山頭那郁郁蒼蒼的山松,像鎮(zhèn)守邊關的將士,挺拔而堅毅,氣宇軒昂地始終守護著家鄉(xiāng)不曾改變的顏色——叢純凈里透露出的綠色,又源源不斷地為四周散發(fā)著新鮮氧氣,為這一方水土積蓄著清風明月。山腰一片如楓如菊的黃紅柏樹枝,雖然被叢生的雜草裹挾,在陽光的照耀下,同樣彰顯著永不言敗的精神。盡管隆冬,卻沒有一點冬的衰敗與頹廢的樣子,反而仰首,持于茂密,彰顯著不同季節(jié)的特色。它們的樣子,我越看越想看,越看越看不夠。仿佛,它給我一個剛“陽康”人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給我以生的希望,以生命的動力,以健康的心理。讓我倍增信心地更愛生我養(yǎng)我的家鄉(xiāng)。本來半月之久的“陽”,到現(xiàn)在還不想吃喝,吃什么都沒有胃口,兼有咳嗽。看到這一切,瞬間讓我口水漫溢,一種精神的,外動力的治愈方,好顯成效。來時,多少有些疲乏無力,怎么這會,感覺有點精神了。是否大地的精氣神,給我以感染,促使正能量的循環(huán)。這給我以啟示:原來走出家門,進入大自然并不可怕,長達3年之久的封閉抗疫,多少給人們帶來些無形的困惑與束縛,其實,像蒼鷹一樣張開翅膀,翱翔藍天,徜徉于天地間,即便遇到風風雨雨,也沒什么可怕的。
我繼續(xù)往前走,邊走邊觀賞,這里是鄰邊村灣,由于征地,房屋已經全部拆完,留下一處處暫時沒毀掉的樹木。
那一塊塊原來農家門前、地頭的樟樹林,與城市道路兩側的大有區(qū)別。城市道路兩側的樟樹,一般都低矮些,培育的是一蓬蓬樹冠,為城市人遮風擋雨,為道路蔽日乘蔭,為川流不息的車輛保駕護航。而這里的樟樹,任由生長,擠擠挨挨,高大挺拔,這完全顛覆了我原來對它的感覺:樟樹也可以參天生長。這給我一道哲理:環(huán)境不同,生存有別。再賞那一樹一樹蔥郁的綠葉,好像一股難以阻擋的清流,涓涓泉涌。從樹縫隙放射過來的陽光,撲閃撲閃快速地觸摸著土地,讓土地暖融融的。透過陽光,我看到了漫無邊際的廣闊天地;看到了萬里江山之美,和民福祥祉的永安。溫暖的陽光,它帶著生機而來,又帶著不息而歸。
路邊那幾棵枇杷樹,說來也怪,在這寒冷的冬季,開著細細碎碎的白花,枝頭毛毛茸茸的,香溢蒸發(fā),生機十足,原來它耐寒。枇杷樹屬于薔薇科,枝干柔韌,葉片寬而厚,呈橢圓形,象征著人丁興旺,事業(yè)發(fā)達。枇杷果具有祛痰止咳、生津潤肺、清熱健胃之功效,枇杷葉有治療肺熱痰嗽,咳血,衄血,胃熱嘔噦作用。枇杷樹渾身是寶。
站在它的旁邊,讓我覺得春天來了。那結滿一樹樹黃橙橙果實的時候,只要路過它,沒少不由自主地摘下一串串枇杷,即使主家看到,也不干涉,反而還客氣地說:“摘,摘,摘回去煮著吃?!币活w顆枇杷珠圓玉潤,愛不釋手。摘回的枇杷,總會和冰糖一起蒸著吃,一家人其樂融融,喝的湯水,別有滋味,甜而不膩,爽而不澀。每吃一次,都感覺到家鄉(xiāng)的溫暖;每吃一次,都讓我銘記家鄉(xiāng)的醇厚甘甜;都讓我體會到家鄉(xiāng)不平凡的風情風貌。是啊,家鄉(xiāng)是一處山水相依的風水寶地,物產豐厚,喜看稻菽千重浪,萬類霜天竟自由。
朝著那三兩棵砂糖橘樹走去,是刻意欣賞,也是著意品評。這同樣是鄉(xiāng)親們拆遷走后,沒能或者舍不得挖掉的一棵棵橘樹,留存在這里,大概人家也沒回來采摘果實,讓它一直長到冬天。掛滿沙糖橘的樹,格外醒目,綠中透黃,黃中植綠,看得人眼花繚亂,目不轉睛。風吹過來了,它仍然驕傲地搖曳,在寒冷中生息,在陽光下金光閃爍,美不勝收。想象中,如果是一場紛紛揚揚的雪花,飛落在上面,披上雪絨的它,絕對是冰清玉骨,潔白無暇,那會迷人心魂。它的存在,足以是這個季節(jié)的驕子,起碼為這片黃土地增添了幾許秀色。然而,冬天能看到這樣一種純天然的景色,大概也是為數(shù)不多,恰恰這里讓我獨享,好像是天賜福分。我可以不需遠足果園,去路途遙遙。免去了跋山涉水的勞頓,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冬天果實的風采,這不也是一種稱心如意么,人活著真好。
從山頂流瀉的陽光繼續(xù)溫暖著這片土地。隆冬,歲寒咋暖。
這塊土地,是一個世紀一個世紀的存在,又隨著祖輩們勤勞的雙手一個世紀一個世紀地改變著,創(chuàng)造著。這歷經的艱辛,是無法想象的。
我們不會忘記過去,一定珍惜當下。
過去的窮鄉(xiāng)僻壤,如今是富饒美麗的鄉(xiāng)村,往后更是繁華似錦,我愛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更愛生我養(yǎng)我的黃土地。
一次陽過的人,一次刻骨銘心,珍愛生命,何其重要??纯创笞匀?,它們不也是歷經風霜雨雪,歷經歲月殘酷的考驗么?可它們毫無神傷之意,坦然面對,不急不躁,寧靜致遠。我們不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么?與強者為伍是一種勇氣。一次疫情的波動,沒必要瑟瑟發(fā)抖,怨聲載道,國在家在,誰敢趁人之危,那個落后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走出陰霾,放眼世界。柳暗花明又一村,病樹前頭萬木春,寒冷的前方,等待我們的是春暖花開。
這一路,讓我看到了曙光,看到了溫暖,還有動力。這條路我會繼續(xù)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