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荷·收獲】鄉(xiāng)間小路(散文)
現(xiàn)在已是深秋時節(jié),天氣漸漸寒冷,看看就要入冬了。漫步鄉(xiāng)間小路上,村原顯得有些荒涼和寂寞。稻谷收完后,田間剩下一截一截的稻茬,像伐木后留下的樹樁,碾碎的秸稈雜亂地浮在田地里,枯黃枯黃的。冬麥播種在即,可村民好像不是很急的樣子,因為,閑田犁耕出來的并不多。不像以前,若在此季,田野里十分忙碌,人們起早摸晚,吆喝著牛兒耕田耙地,施肥種麥。一場雨后,淺淺的麥苗就滿田了。
我在小鎮(zhèn)上居住,常在鄉(xiāng)間小路上漫步。我打小生活在鄉(xiāng)村,對土地的氣息很熟悉,很難忘。耕過的土塊,在陽光下徜徉,會散發(fā)出濃厚的土腥味,混合著鄉(xiāng)下新鮮的空氣,格外清新。那氣息,在身邊氤氳開來,使你覺得暢快,心胸豁然。土氣,醇厚,樸實,這是鄉(xiāng)村田野的味道。
年歲越高,對久遠的往事越喜歡回憶。懷舊,一種依戀和不舍的情懷,對兒時,對青春,對過往,對歲月,對故園。鄉(xiāng)情,扎根于心,深刻于心。
鄉(xiāng)間原野,阡陌縱橫。你在高阜遠望,田間小路縱橫交錯,將廣袤的原野分割成無數(shù)個小塊,綠色填充其間。小路有直有彎,田塊有長有短,形狀不同,高低有致。春有麥綠,有油菜花金黃。夏有禾碧,稻谷飄香。秋有谷黃。冬有麥苗青青,白雪皚皚。豐富多彩,鄉(xiāng)村四季。
村民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腳步匆忙而踏實。這狹窄而青草叢生的小路,他們從春走到夏,從秋行到冬,不知來來回回多少遍。烈日下走過,風雨中走過,冰雪中走過。春播,夏耕,秋種,他們牽著牛行進在鄉(xiāng)間小路上,迎來一天天日出,送走一個個落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在莊稼地里不知疲倦地勞碌。汗水浸潤了土地,歲月滄桑了容顏。一粒一粟,何等艱辛。沒有耕耘,哪來收獲!
鄉(xiāng)間小路并不寂寞。路邊雜草叢生,繁茂春夏。野花遍地開。四周的田地,莊稼旺盛。青青的麥苗,經(jīng)風一吹,起起伏伏,掀起層層綠浪。成熟的高粱挺直了腰桿,個個青春帥氣,寬大的葉子在風里瑟瑟作響。夏時,稻禾青綠,蛙聲一片,羽蝶曼舞。秋時,沉甸甸的谷穗低著頭,深情地親吻著路邊的雜草,風里,葉兒輕搖,仿佛在向行人招手致意。兒時,我們騎在牛背上在鄉(xiāng)間小路上穿行,那么悠閑、自在,無憂無慮。牛在啃著青草,我們伏在牛背上酣睡。秋天的草叢里,蟋蟀兒在彈琴,奏著豐收的曲子。
鄉(xiāng)間小路,給我的童年帶來無窮樂趣。春天,茅草青青,可以拔茅荑咀嚼,甜絲絲的味道。秧季,田埂邊有秧柳子、野草莓可尋,紅紅的,酸酸的,甜甜的。秋時,可以尋到山里紅。
釣黃鱔,禾苗青盛的水田邊最合適。用粗鐵絲自制一個黃鱔鉤,鉤子磨尖,做成彎鉤,穿上蚯蚓就可以釣黃鱔了。憑著經(jīng)驗,釣者在水田邊上尋黃鱔洞,輕輕地拂開周邊的雜草,將帶著蚯蚓餌料的鉤輕輕送入洞中,慢慢地引誘黃鱔上鉤。我的一個三老表(舅家的三兒子),是釣黃鱔的老手。他很有經(jīng)驗,很有耐心,會聽聲,會引誘黃鱔出洞。我曾經(jīng)跟他一起去釣黃鱔,他釣,我給他提著魚簍子,收獲不小。有一次,他竟然釣出一條青蛇來,我以為是黃鱔呢!他說:“黃鱔洞和蛇洞有區(qū)別,最明顯的,黃鱔爬過的洞口光滑,蛇爬過的洞口粗糙?!?br />
捉青蛙,捉螞蚱,捉蜻蜓,讓我們的童年增添了無限樂趣。那時,秧田里青蛙多,白天晚上喧鬧不停。我們會順著蛙聲尋找青蛙,待發(fā)現(xiàn)后,輕輕地撥開秧苗,雙手一下子撲上去。捉來的青蛙,我們把細繩拴在它的大腿上,牽著它蹦跳,很有趣。夏秋時,鄉(xiāng)間小路上螞蚱多,有長青桿、刀螂、叫叫油等。長青桿好逮,它行動遲緩,常懸在青草上、禾苗秸稈上。叫叫油活潑,一蹦老高,但不是我們孩子的對手。兒時,我們捉螞蚱動作敏捷,會不顧一切地前追、撲,把螞蚱搞得筋疲力盡。螞蚱的顏色會隨著夏秋季節(jié)草木的顏色變化而變換。
鄉(xiāng)間小路上,夏季晨昏,蜻蜓很多。它們膽大,在你眼前飄來蕩去,悠悠閑閑,惹得你想用手去抓,那當然是抓不到的。不過,蜻蜓落在路邊的蒿草上,或田間的禾苗上,你可以悄然近前捕獲。蜻蜓很機靈,一有動靜就飛起,一會兒卻又落在蒿草上憩息。蜻蜓顏色多樣,有粉紅的、紅色的、藍色的、綠色的、橙黃色的、紫色的……翅膀薄如蟬翼,它飛起來很輕盈,也迅捷。捉蜻蜓,可以用蛛網(wǎng)捕。我們用竹竿自制捕網(wǎng)。將竹竿一頭劈開,用短棍支起一個三角形,再網(wǎng)上蜘蛛網(wǎng)。那時,村里房前屋后,到處都有蜘蛛網(wǎng),取來很方便。
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綠原會讓你心曠神怡。春天,燕子在麥地上空穿梭鳴叫,麻雀陣陣,忽來忽去。路邊的電線桿上也蹲立著鳥雀。夏時,時有白鷺在綠禾間出沒,它們或翔,展翅翩翩,或步,瘦影可愛。鳥兒都有一對機警的眼睛,一雙靈巧的翅膀。鄉(xiāng)野,杜宇清啼,四季有聞。春夏間,布谷鳥“布谷,布谷,布谷谷……”地叫不停,好像在催人布谷。有時聽起來,又像“割麥插禾,割麥插禾……”,叫聲不緩不急,難道它真懂塵間稼事?難以知曉。秋冬的杜鵑,叫聲略覺凄涼,這多少與秋冬原野的蕭條、天氣寒冷有關(guān),或許與人們的心境有系。
鄉(xiāng)間小路在夏夜格外迷人。茫茫天宇,銀河燦爛,星星閃爍。路上,田野里,螢火蟲的尾巴拖著藍瑩瑩的光,閃閃爍爍,像夢一樣的美妙神奇。我們捉來螢火蟲,盛放在玻璃瓶子里,那瓶子在黑暗里顯得十分明亮。流螢,逝去的童年歲月、美好時光。
鄉(xiāng)間小路上,我們年少時赤腳走過。夏季雨后,光著腳,踩著泥巴,不覺冰冷和咯腳。孩子大都喜歡水,喜歡赤著腳在積水路上玩耍。有時,一步一滑,摔個仰巴叉,也不以為意。怕人笑話,趕忙起身,拍拍屁股照常走。冬天路上有積雪,我們穿著淺領膠鞋,在上面踏步,嘎吱嘎吱地,節(jié)奏分明,很有韻律。白雪上,總會留下紛沓的腳印。
母親生前在鄉(xiāng)下時,她與姊妹們種了三十多畝地,十分辛苦。我家的田地集中在村后。從家到田里那段路,她們不知走過多少回。農(nóng)村人一輩子與土地打交道,到田間勞作就是他們的日常。耕田耙地,播種育苗,施肥耘草,收割收獲。以前,收割全靠一把刀,夏割麥,秋割稻。肩挑麥把或稻把,艱難地行進在小路上。后來,用平板車拉麥把子、稻把子。三姐掌車把,將背繩套在肩上。三姐拼命往前拽,掌穩(wěn)車把,母親和姊妹們在后面使勁推,那場面至今歷歷在目。栽秧時,母親犁田整地。種麥時,母親起早貪黑耕地。犁田耙地是體力活,母親身單力薄,不做不行。想想母親那時真的不容易,為了孩子,為了家庭。單干后,糧食增產(chǎn),午收秋收后,需要把糧食從場地拉到家,一里多路的樣子必經(jīng)鄉(xiāng)間小路。鄉(xiāng)間小路,不知留下母親和姊妹們多少足跡和汗水!
如今,母親和父親已經(jīng)故去,鄉(xiāng)下老屋早已不存,鄉(xiāng)下的田地已經(jīng)歸屬他人。那段陳年往事,那狹窄、雜草叢生、坎坎坷坷的鄉(xiāng)間小路,只能依稀地留存在記憶里,慰藉我空落落的心!
忽然想起一首歌:“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