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我的母校林溪中學(散文)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來到了闊別三十年的母?!窒袑W。
1988年秋,我轉(zhuǎn)學到這里讀書。學校坐落在華爾山腳下林溪河畔的古剎龍?zhí)扑孪旅?。學生寢室在距離校園兩三百米遠的森林中的寺廟里。
每天早晨起床,我們端著飯盒在寺廟背后的堰溝里淘米,隨便捧捧水在臉上抹幾把,算是洗臉了。淘米歸來,我們把飯盒一放入學生廚房的固定位置,就三三兩兩地到森林里讀書背單詞了。森林里,古木參天,空氣清新,鳥雀爭鳴,長尾巴的松鼠上躥下跳,惹得我們時常駐足仰望良久。秋冬季節(jié),不時從頭頂上砸下幾顆猴栗瓣、栗子瓣或白果來,我們便喜滋滋地撿起來,揣入荷包,待課間找煤火烤熟后犒勞一下轆轆的饑腸。
記得我們的嘴格外饞,整天都想吃。早上空著肚子上課,熬到第四節(jié),差不多餓得前胸貼后背了,焦急地盼望著放學的鈴聲。學生廚房小,只蒸飯,不煮菜。放學鈴聲一響,幾百人一窩蜂擁向?qū)W生廚房,把門口堵得水泄不通。廚房內(nèi),每個班的飯盒堆成整整齊齊的一碼,每個飯盒都用小刀刻著或用油漆寫著名字。各班生活委員兩只手各挽一張濕帕子,舉著滾燙的飯盒,從左手到右手,又從右手到左手,反復換來換去,一邊高喊名字,一邊從窗口遞出飯盒。廚房外面的學生踮著腳跟,伸長脖子擠成一團。有的學生渾水摸魚,端著別人的飯盒就跑;有的學生飯盒被擠掉在地上,熱氣騰騰的白米飯撒了一地。頓時,喊叫聲,嚷嚷聲,謾罵聲混成一片。
下午放學吃完飯,我們各自拿著課本,沿著長滿爬地草的盤山公路邊走邊讀,賊溜溜的眼睛不時四顧著。一年四季,不管是樹上的李子、楊梅、花紅、梨、核桃、柑子、橙子,還是路邊土里的紅苕、豌豆、蘿卜、萵筍、菜苔,只要四下無人,我們都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接近目標,或攀爬樹枝,或折棍掘土,凡是能吃的,狼吞虎咽立馬下肚。留下的果皮、果核、菜屑,藏進濃密的刺巴籠,以免被主人覺察后挨罵,也為下一天繼續(xù)“作案”打埋伏,也算是從長計議吧。晚自習的預備鈴聲響起,我們才擦擦嘴巴,跑進教室。
那時,老師很敬業(yè),對我們很嚴,學習抓得非常緊。音樂、美術(shù)這些豆芽科,常被主科老師強行霸占。倘若音樂老師會哼簡譜,能教幾首歌曲,我們就高興得手舞足蹈。每周一節(jié)音樂課,都成為我們特別的期待。美術(shù)課就靠我們自由發(fā)揮了,想畫什么就畫什么,因為美術(shù)老師由主科老師兼任,他對美術(shù)也是貓吃團魚找不到頭。物理、化學課,我們沒有做過實驗,實驗器材是從課本上認識的,實驗步驟、結(jié)果憑老師一張嘴口述,越俎代庖地幫我們完成,我們只需牢牢記住,不需懷疑,也不需驗證。
每天的晚自習都有老師輔導。教室里有電燈,七八個一百瓦的燈泡,像一團團模糊的火球。電壓不穩(wěn),電燈常常一閃一閃的。一旦熄滅了,教室里就立刻響起一片噓噓聲,我們忙劃燃火柴,點亮早已準備好的煤油燈繼續(xù)學習。
全校二百多男生住校,全在四面敞亮的木樓上鋪地鋪。我們班三十多個男生住在一起,平坦寬敞的地鋪是打鬧的理想場所。背著老師,大家野性十足,不停地吼叫、抓扯、摔跤、打斗,有的床單被撕破,有的額頭被撞青,有的嚎啕大哭,鬧得烏煙瘴氣。熄燈鈴聲響了,大家才各自鉆進被窩。有時意猶未盡,嘰嘰咕咕地擺龍門陣,被值周老師逮住,批評挨罵是少不了的。一到冬天,寒風肆虐,我們凍得卷縮著瑟瑟發(fā)抖,牙齒磕得山響,幾個要好的同學索性合鋪而睡,抱團取暖。
令人心悸的是夜晚上廁所。廁所在一樓寺廟大門的右邊,是用石頭和古磚混合砌成的。里面糞便四溢,無處下腳。即使白天,同學們都不愿光顧這里。不得已,才夜半三更下樓解溲。深夜下樓,四下黑黢黢的,森林里的大樹上常會傳來尖利、陰森而恐怖的鳥叫,有膽小的同學被嚇得尿在褲子里。有的男同學下樓后便順著柱子無聲無息地就地解決了,既能瞞天過海,也不用到廁所聞沖天的臭味,更不會擔心踩到“地雷”而弄臟鞋子和褲子。天亮后,幾乎每一根柱子下面都是濕漉漉的,散發(fā)出一股熏人的臊味。于是,學校多次召開班主任會議,由班級輪班執(zhí)勤,抓那些不講規(guī)矩的學生。一旦逮住,既要在全校師生面前亮相作檢討,還要端水沖廁所、掃區(qū)域,進行勞動改造。但是,震懾微乎其微,柱腳依然臊味濃烈。
依稀記得口渴難忍的時候,眼巴巴地等著放學,然后跑向?qū)W校下面林溪河畔的和尚水井,爬在井邊,咕咚咕咚地灌個飽。返校的路上,一邊氣喘吁吁地爬著幾百級盤旋而上的石梯,一邊聆聽著肚子里咕咚咕咚作響的水聲。
周末回家,除了扛一口袋大米外,還要用罐頭瓶子包一兩瓶油煎菜。瓶子里包的大多是辣椒醬、辣椒絲、糟辣椒、辣椒豆等。家里殺有年豬,也和些臘肉。不過,菜太香爽口了也不是好事,常常等不到星期五,瓶子就見底兒了,只好端著飯四處找菜吃,找不到就只能鼓著眼睛吃飯了。
當年,林溪中學遠近聞名,離校三四十里甚至五六十里遠的學生都慕名前來這里求學,希望知識改變命運,走出大山。
歷經(jīng)三十年風雨,眼前的林溪中學已經(jīng)成為一所小學,教學樓、綜合樓、學生寢室高大氣派,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音樂室、美術(shù)室、微機室一應(yīng)俱全,校園四季鮮花怒放,春意盎然。課余,塑膠運動場上孩子們成群結(jié)隊,奔跑的,跳繩的,打球的,玩得不亦樂乎。多功能教室里,上網(wǎng)的,畫畫的,彈琴的,臨帖的,無不投入。學生宿舍內(nèi),每間住八人,單人單鋪,被子疊得像一塊塊豆腐,洗漱工具擺得整整齊齊,每一層樓都有水沖式廁所。
漫步在處處彌漫著舒適和溫馨的校園里,我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仿佛一切都是美麗的夢。
問好,遠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