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茶話(散文)
我不懂茶,但是喜歡。
對茶的喜愛并非與生俱來,從父親母親那兒,我并沒有承繼下來多少茶經,至今父親還不大喜歡喝茶。但茶能走進我的生活也非意外,大雅之物自然心向往之,只覺著茶是尤物,但凡尤物不能不愛。
女兒考附中時,我常常往來于北方小城與北京之間。匆匆來去,還會有些空閑,離車站很近的前門與大柵欄也便讓我做為消遣時間的去處。我至今覺著張一元茶莊的茶香對我是有蠱惑的,我沒有走進茶莊,只是經過,遠遠的,茶香便沁入心脾。這有似初遇,但這種遇也僅僅是對茶的初識,我甚至沒打算帶上一包茶葉。然而這茶香應是有記憶的,經過記憶之水浸泡過的茶回甘醇厚。
茶在小城,遠沒形成氣候。東北不產茶,茶葉都是外來的。小時候對茶沒有太多記憶,卜奎大街繁華門市有個明前茶莊,這名字頗有印象,但茶莊里面究竟什么樣子不曉得,畢竟名貴的茶并不是普通百姓舍得喝的,那只屬于奢侈品。
茶在我的前半生只是些零零碎碎的印記,比方說父親那掛著厚厚茶漬的搪瓷缸,他們搖頭晃腦地吹滾燙的茶水,吹一口,再很響地吸溜一口。父親的車間是個令人驚訝的地方,那大房子太空蕩了,小玻璃窗安在很高很高的地方,墻壁也黑黝黝的,有種黯淡油膩之色。父親領我進去的時候,外面刺眼的光亮一下子被吞沒了,眼前瞬間一暗。緩回神時,漸漸看清了一群人蹲成一圈,白花花胸背袒露,他們臉上掛著黑汗,順面頰淌出溝渠,他們正伸著脖子吹噓茶缸里的葉子。
空氣中彌散著一種奇特的怪味,有汽油味,有汗味,也有茶葉味,混在一起合成車間的盛夏味道。多年后我與父親提起這個場景,父親說是發(fā)的防暑降溫茶。我問,什么茶?父親答是花茶。
那應是茉莉花茶,茉莉花茶是我相當長時間熟悉的茶名,就如明前茶莊是我僅知曉的茶葉店一樣,我想象不出還有多少形狀不同,香味不同,名字不同的茶。回想北方小城的茉莉花茶,雖只用粗瓷碗盛,沒有很精制的器物,父親們也只消暑解渴時狂飲,但茶水很好味,那年月北方小城用的是地下水,地下水甘甜清冽,富含礦物,這便讓茉莉花茶彌久持香。
茶究竟什么時候在我心頭打下烙印的,這大概不能涇渭分明地劃定,也許早在讀老舍的《茶館》時已萌芽。北方小城后來出現了幾家茶樓,茶樓的門臉茗香雅俊,大有侯門深深之意。喝茶是很講究的事,至少在我們這個小城市如此。明前茶莊是在卜奎大街多次拓寬時消失的,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門店的茶莊茶店。茶既然不能在敞開的市井里現身,也不會在茶樓里與普通人親近,那總該有容納它的場子,于是洗浴中心汗蒸館來一壺茶悶一通汗蠻合時宜。如果在家中存三二套汝窯的瓷建盞的杯,約好友也好,自己品也罷,茶的紅湯綠葉也會翻云覆月,富有情節(jié)。
有一處茶對我有著深遠的影響,那是文友雪山的茶。雪山是個頗有傳奇的人,他的故事始于汶川地震,做為蘭州一名警官,他帶隊去了北川。他是在那場救援中生病的,那種病很蹊蹺,身體里像是長了什么東西?,F代醫(yī)學治不了他的病,他被準備遣返回鄉(xiāng)等死期時,命運之神眷顧了他,他尋到一位亦醫(yī)亦道的高人,聽說他因抗震救災生病,老先生親自為他調理,并教會他自救招數梳理經絡,他活過來。這是個奇怪的病,像是有記憶,每逢一年的某一時期,他就會迷迷忽忽幾天,然后才會如大病初愈似的從夢中醒來。
他是在養(yǎng)病期間登上博客的,有幸,我們成為文友,而他談論最多的,還是茶。
雪山是老茶客,他說沖茶得用尖尖的沸水,沸水將茶浸泡得和諧。一沖一泡,這尖尖的水讓我頗生興趣。趣是悟道之門,入了趣味,茶也便有滋有味,而由茶引出水,再引出器,才入茶道。他的筆下,我讀到器的粗劣,由陶至瓷至玉,再聞悅耳的刮蓋聲,這等閑適茶話才讓人會意。
“三泡臺上有蓋,下有托,中間蓋碗,三層分喻天地人,三才。小小一碗茶,秉承的是道,蘊含的也是道,豈有不高貴之理?”茶有道,人亦有道,借茶道悟人之道,這是雪山的茶道對我影響至深之處。
是張一元茶莊的一遇,還是雪山茶經的綿綿細雨,總之茶將是影響我生活的一部分。當然喜好也可以假裝,茶道深深,個中故事與經典非我凡俗人能領悟。
走了一些地方,也關注了一些茶。茶喝多了,便很排斥變種的茶,更喜歡青是青,白是白,紅是紅,黑是黑,原生態(tài)茶憑借的是自身的茶氣,茶的濃茶的淡茶的香茶的苦,喜歡的來排斥的走開,不諂媚不逢迎。去蘇州看曹家的江寧織造時,間或喝了通茶,有人說,那種茶是送撒切爾夫人的,加了保健草藥,茶味變得渾濁。這杯茶我沒有喝,偷偷潑在地上。
有時茶會演變成另一種物質,比如奶茶,茶字雖是重音墜后,但詞義的重點已經前移至奶字上。查布嘎是赤峰的一個小鎮(zhèn),因要處理個人事情,去了那里。那是一個風沙很厚的鎮(zhèn)子。去銀行辦事途中向一位大哥問路,大哥很爽快,答應同行。沒有想到的是,大哥又一路同行而歸,并且,他請我們喝了奶茶。奶茶是咸的,我詫異奶茶的咸味,一口下去是難忍,兩口下去卻已有了回味。
阿壩州的藏民與青海西藏的藏民有相近的習俗,他們吃青稞糌粑,吃牦牛肉,高原上幾乎沒有綠色植物,有種能存活的如鴿子蛋那樣大小的土豆是僅有的蔬菜。這種飲食習慣會造成膽結石高發(fā),唯一的解藥是茶。
茶馬古道是通往外界的路,有些地方需冒死走通。主線路起端是云南普洱茶產地,經大理、麗江、中甸、德欽,到達西藏。一路衍生出的故事里,是關于茶的,也有關于友情、關于愛情的故事情節(jié)。大型情境劇印象麗江中有一段故事至今記得,馱茶的馬隊在只能容一馬通過的盤山路上行走,一匹馬不小心失前足,馬背上的小伙子與這匹馬就要掉入山澗,他的同伴一把拽住了馬韁繩,救下小伙子與這匹馬,這個故事讓人領略了茶馬古道的兇險。馱茶的馬隊長時間行走在路上,馬背上馱的生普經長途跋涉、風吹日曬開始發(fā)酵,到達目的地時生茶已熟。
臺灣高山茶中有種叫老兵茶的,這茶生長在人跡鮮至的高山地區(qū)。與茶同,種茶的人也活在渺無人煙的大山之間。隨老蔣同去臺灣的老兵并不都有光耀的前程與美好的當下,他們根在大陸,卻有家難回。活在邊緣世界的老兵們融不進社會生活,大部分老兵討不到老婆,孑然一身終老。老兵們無疑是歷史的活化石,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臺灣島上的老兵開山辟林,建設了環(huán)島公路,后來這些老兵再沒走下山,在山間開墾了茶田。
茶田盤旋延伸,層迭鋪陳,間或,山道旁有茶坊茶廠零星分布。大巴車在山間螺旋式上行下行,少有人闖進視線,而有段路頗奇特,有拄拐杖老者站在道旁向大巴車招手,導游任先生說那是老兵,從大陸開放臺灣觀光,這些老兵就自發(fā)地站在道旁迎送。
我的心為之一顫,回頭望向漸漸消失的老兵,還有老兵的茶田。我忽然覺得老兵茶也許可稱為品味人生的茶吧,垂垂老者坐在茶棚下,一邊品著茶,一邊云淡風清地回望這世界。
我一直喜歡成都的生活氛圍,人人閑適的樣子,錦里巷中的茶園并不是深藏樓閣中的,掩映在青竹蓬葉下的空場可以放上茶桌,走累了,你完全可停下來喝杯茶。喝茶是一種生活方式,熙熙攘攘的鬧市中的茶園很有趣,你一面漫不經心地瀏覽來來去去的游人,一面愜意地喝茶,聊天。
如果你想融入成都的慢生活,你一定要泡一下成都的茶館。自古川府都是富庶之地,而成都人也是天底下最會享受生活的人。成都的茶可飲得豪情奔放,當然也可以呷得絲絲入脾。老茶客泡上茶,一半天茶味不散,這有如老戲迷,摻一次茶,沉底的葉子又會抖擻起精神。混跡其間,各樣人各樣事,你一面喝你的茶,一面觀你的天。茶博士長嘴茶壺耍起來了,但見那銅壺在他的手里飛云流轉,恰如十八般兵器似的風聲作響,壺身閃著光圍著他,近身,遠身,看得你一陣驚呼時,那壺貼著他的后身,長壺嘴里的茶水,直飛流進你的茶杯。
成都是我一眼便愛上的地方,三教九流,布衣達官,只要你愿意融入,那么成都就會容納你。
與成都有些類似,???、三亞的茶桌也是街市上隨處可見的,但那里似乎并不十分講究茶攤的文化味,幾乎沒什么人工插成的竹林,茶桌與茶椅都是塑料的,只要有街市,就可以擺出茶攤。文昌古鎮(zhèn)街中有唱戲的亭子,但沒有唱戲的人。所謂唱,實際是放錄音錄像。亭子的四根柱子包了厚厚的漿,散發(fā)著年代久遠的氣味,錄音里放著我聽不懂的戲曲調調,亭子對著的是街心湖,湖邊高高的石欄桿也閃著烏黑油膩的光亮。文昌騎樓老街建于二十世紀初,如今文昌街心留下的建筑雖多有破敗,但頗有南洋范兒。石橋欄桿旁就有塑料桌椅的茶攤,一邊是古老,一邊是現代,茶是茶味,戲是戲味,聽著喝著,夜色襲來,人們的一天似乎才拉開帷幕。
海南是一個有趣的地方,現代與原始可以碰面,并無面面相覷的尷尬,諸如一頭搖頭擺尾的豬在街市上現身并非傳聞,那么塑料茶桌也便成了這方街景。相比較,我這東北小城茶樓里的茶生來就不是老百姓喝的,因而并沒博得我的喜愛,倒是海南的茶攤更讓我有親近之感。
茶話此時,北方小城已是數九寒天。喝茶必定要拘于室內,并且還要喝應時令的茶暖胃。有了閑適時間,也便隨手翻了翻陸羽的茶經。茶始為藥,又為羹,再為湯,茶始終為上流社會的專享。至茶之三道,宮廷,禪院,文人,茶被確定了相當正宗的血統。不過有些茶經之道不一定是我所喜歡追溯的,比如紅樓夢中妙玉的茶要用五年前的梅花雪水泡,那樣的拿腔作調很不以為然,但茶有偏愛,也或是偏執(zhí),這也便是妙玉的茶經。
因喜歡茶,女兒便投我所好,她送了我各式普洱,貌似有意打造出普洱發(fā)燒友。女兒是普洱迷,這些來源于她的男朋友,大概是愛屋及烏。我沒有與她說起福鼎的白毫、滇紅的黃芽也很漂亮,在一起喝茶時一直聽她喋喋不休地說普洱有糯香。
滇紅的葉子在滾開的水中浮浮沉沉,舒展出了葉芽,葉不大,有些像花之萼,不甚情節(jié)。而茶的色調漸深,如漸濃的季節(jié)。雪山的文字是戛然而止的,他與我的告別是他的一個消息,他開了間茶室,他很喜歡這樣的日子,每天打開音樂,然后準備好了茶,等來訪者上門。
此時陽臺外的桔色路燈下,霧氣蒸騰,大片大片的雪花圍著這桔燈飛舞,下雪了。坐在臨窗的茶桌邊,手心里托著杯子,目光忽而投向窗外的雪,忽而投進手中透紅的茶杯。茶霧彌漫,在口唇中化掉了,一股馨香襲來,讓人心馳。讀雪山文章,想起許多往事,也憶起家人圍坐一起品普洱糯香的濃情。“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斟上茶,摩挲起手里杯子,橙紅的茶水搖晃,映出一張笑臉。舉杯,飲下,杯中茶影消散,茶絲沉落。再斟滿,茶水中又滿目橙紅。反復中,茶絲繾綣,茶香氤氳,翻卷的情感就落在這一斟一飲之間。
天水有三泡臺,我獨愛龍井豆香撲鼻的味。說來慚愧,我這個喝茶之人卻一點不懂茶,讀文后,我才發(fā)覺自己僅僅是把茶當飲品而已。
好文,受益匪淺,學習了!
預祝雪飛姐新春快樂,遠握!
雪飛姐行走的文字中自帶著淡然的茶香,從容而又雅致。
若有閑暇,再有閑情,一起品茶。
平生愛好行走,自詡行走的文字,茶話篇也以行走為徑,以茶為線。
有閑時閑情,就喝喝茶吧,問好一朵!
雪飛姐行走的文字中自帶著淡然的茶香,從容而又雅致。
若有閑暇,再有閑情,一起品茶。
好喜歡的文字,感謝分享學習。敬茶,祝社長新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