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韻】“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好笑”(雜文)
沒有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說的是社會底層的孩子,只有通過堅強和努力,才能抵達自己理想的人生彼岸。沒有傘的孩子,過去我是,現(xiàn)在,我的孩子還是。所以一直以來,我對努力的敬畏之情有增無減??勺罱覅s聽到了另外一句話——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好笑。
初次目及這句話,我突感一口氣似要接不上來,但也只能是由無限憤慨繼而轉(zhuǎn)入無盡的沉默和無奈。
這句話是由一個故事引發(fā)的,卻生生擊中了生活中渴望努力成功的那一個又一個艱難無助的靈魂。
小智與小麗都是某市礦區(qū)的學生,從小學開始就形影不離,不同的是,小麗的家庭條件要好許多,小智卻一點也談不上,僅僅屬于家庭溫飽型那種。小智的成績斐然,一直遙遙領(lǐng)先于小麗。小智在全年級穩(wěn)拿第一,小麗卻只好屈居于年級的三十六名。小麗模仿小智的學習方法,小麗的媽媽也絞盡腦汁,狠投入、請家教、嚴要求,把小麗的日程排得滿滿當當,但小麗最好的成績也不過是全年級十二名,僅僅望其項背而已。
初中的時候,小麗的媽媽改變了策略,把小麗轉(zhuǎn)到了全區(qū)最好的中學。初一第一次統(tǒng)考,小智考了全區(qū)十二名,小麗是十三名。初二時,小智是全區(qū)十八名,小麗卻是全區(qū)第八名。小智的媽媽責備小智努力不夠,小智第一次沉默了,她只能更加努力,中午不休息,晚上熬到十二點。盡管如此,下次統(tǒng)考,小智的名次與小麗相比還是相差十名之遠,小智開始變得郁郁寡歡。中考的競爭殘酷而有序,無論小智怎么努力,成績就是上不去,小智滑到了全區(qū)三十四名,小麗卻上升到全區(qū)第四名。中考作為人生第一個臺階,小麗以664分的好成績進入本市最好的高中最好的火箭班。小智雖然也進入了這所學校,但只能是普通班,一般般而已。面對成績,小智第一次有了望洋興嘆的感覺。
三年的高中生活,小麗獵獵飛揚的成績一直是小智心頭的巨石。小智學習生刻苦而努力,卻怎么也揮不去內(nèi)心那份壓抑與辛酸。2019年高考,小麗以618分的好成績進入某985大學,而小智只上了本省的一個二本。小智終于知道,自己與小麗的差距,是這輩子也趕不上了。小智不甘,小智的媽媽更是懷疑這是命運作了手腳。
一次偶然的機會,小智的媽媽與小麗的媽媽不期而遇,小智的媽媽就這個問題與小麗的媽媽作了探討。小麗的媽媽卻笑著說:“你永遠也不懂吧?并不是所有的成功,只要努力就可以達到。小麗的每一份成功都是睿智的見識和資本的投入換來的。無效的刻苦等于沒有見識的努力,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好笑!”
是呀,小智的媽媽永遠也不會懂。小智的爸爸只是煤礦上的一個二線工,月工資不足三千元,一家人的生活過得緊巴巴的,小智的媽媽還得經(jīng)常靠打臨時工彌補捉襟見肘的生活。投入,怎么投入?那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兒。她哪里會知道,中國的教育競爭,已經(jīng)有了社會專業(yè)化資本市場背景和產(chǎn)業(yè)化模式,而考試的難度和力度,已與階層固化、與個體家庭的經(jīng)濟實力背景有了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教育作為萬千貧寒家庭公平訴求,已經(jīng)變得愈甚艱難。小智的能力和努力,怎么打得過用資本換來的教育精英團隊對小麗的數(shù)據(jù)化、精準化的精耕細作和調(diào)理呢?!
中國的教育公平訴求,有著深厚的歷史傳統(tǒng),讀書改變命運,已成為千百年來美好追求與向往。十年寒窗苦讀書,一朝成名天下知;朝為田舍郞,暮登天子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些勵志的名句,堅定而又溫暖。是因為它確實為那些不甘于社會底層的人士營造了溫馨的追求與希望。盡管有好多弊端,但也可望而可求。
上世紀七十年代,高考制度的恢復,讓一大批貧寒學子靠自己堅毅不拔的努力改變了命運,也無比榮幸無比堅定地成了國家的棟梁,也正是他們的努力,支撐了祖國的繁榮與強大。平等的起跑線,沒有等級,沒有階層固化,那是一種多么暢快的凜冽與爽朗!
新的教育機制選拔,融合了多元階層的訴求,但卻更多了體現(xiàn)了歷史進程的社會資本性與利益性。中產(chǎn)階級的經(jīng)營投資與精英階層制高點占位以及既得利益的維護,不斷地蠶食貧民階層應(yīng)得的份額,使教育公平本應(yīng)體現(xiàn)社會公平的這一宏論開始質(zhì)疑且與寒窗苦讀的美好愿望漸行漸遠。
讓每一份努力不再辛酸,讓每一次跋涉不再流淚,這是民性與民聲的呼聲所向,更是民情渴求教育公平的方向。這就需要教育公平的操作慎而又慎,要有貼近生活的真實與更加科學的認知,要有誠懇的責任心與換位思考的良知。
某縣教育局小升初“陽光招生,均衡編班”,秉承公平的理念,年年邀請家長代表和社區(qū)代表參加,領(lǐng)導在場,監(jiān)督員齊全,現(xiàn)場操作,軟件按程序隨機抽取,絕對公平。問題是除了男女均等和城農(nóng)均衡以外,再無別的。正是這種“公平公正”的模式和概率,成就了某些特異的“群英會”班。
某校某年級某班,正是這樣的產(chǎn)物。差生班加搗蛋班,要多鬧心有鬧心。好同學是少之又少,“有幸”成為這個班的李文玉同學,每天受別的同學騷擾,狀況頻發(fā),她只能焦慮到以淚洗面。她媽媽受不了,找學校找教育局,要求調(diào)班。答復是,這是代表社會公信力的,不允許調(diào),也絕對不能調(diào)。問題是,對李文玉公平嗎?三年下來,在一個秩序井然、積極上進的班和這樣一個雞犬不寧、亂象叢生的班級,效果一樣嗎?對于那些不學習的差生公平嗎?如果他們平均地分布到各個班,是不是“迷途知返、改邪歸正”的機會多一些呢?分班加一個成績依據(jù),為什么這么難?是怕引發(fā)是非,還是怕影響政績?小升初學生背景畢竟不是一片空白,成績因素雖然代表不了綜合素質(zhì),但畢竟密切相關(guān),從成長的心里角度和科學角度,加進去是否妥當,恐怕大家都心知肚明吧。有人說,要老師吃干飯?他不能管好這個班,他的敬業(yè)精神哪去了?老師是吃干飯的?決策者下來試試!憑什么帶這個班?誰的心理能平衡?況且本來可以事半功倍,卻需要事倍功半,這讓人累死不償命的根源癥結(jié)到底在哪?年年如是,這所謂的“公平”的大旗到底慰藉了哪些靈魂?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人事業(yè)容不得半點馬虎。對于決策者來說,也許是一句話,可對某個學生來說,被影響的可能就是一生。命運在一瞬間面目全非,我們是不是需要慎重一些,再慎重一些。這畢竟是功德無量的事,同時也是對教育真正地鐘情與敬畏。
讓每一份公正都能光芒萬丈,讓每一縷晨曦都能傳播真實的溫暖,這就要求每一項決策不應(yīng)該是高高在上的形式,更應(yīng)該貼近地氣,融入民心,還原真實,讓每一個社會底層的孩子有足夠的條件和勇氣挺拔自己。我不知道,在飛速滾動的教改車輪下,這樣的訴求與愿景是不是虛無縹緲的奢望……
不可否認,日新月異的教育改革給教育注入了新鮮血液,給個體的成長和創(chuàng)新打造出更大的馳騁空間。但這種與資本市場有著復雜的嵌套關(guān)系,是很需要每個家庭的實力作為背景的。中上等階層憑借自己的實力捷足先登,更多的下層貧民的孩子在猶豫和無奈中彷徨,這個飛速發(fā)展的社會留給他們的生存空間實在是微乎其微。他們只能依靠命運罅隙里那點陽光去呼吸,去生長。
資本力量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并不是所有的希望和美好都能揚帆起航。資本因素導致的教育不平等,已是不爭的事實。底層人民對教育有著多重期待,他們渴望真正的平等的素質(zhì)教育踐行!渴望他們的努力尊嚴得到更多的維護與尊重!
努力,是無數(shù)社會底層人士改變命運的標志和燈塔,只是,當這條路變得越來越窄,甚至成為不可企及的遠方的時候,它的本來意義就會演變?yōu)閴旱怪刃蚝椭C的滯障,成為社會進程中的一大悲劇。
“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好笑”——試問不努力,又怎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創(chuàng)造自己的未來,不努力,誰又能給予那些孩子改變命運的前途與方向呢?!
欣賞老師佳作,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