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重上井岡山(散文)
2016年5月,我作為江蘇省軍區(qū)第四期武裝部長集訓班的一名成員赴井岡山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一晃三年過去了,上周,我們單位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系列教育活動,一行28名黨員集體赴井岡山開展紅色之旅。對于我來說三年再次登上井岡山。首次登井岡山時那僅是對革命圣地滿懷新奇充滿向往,而這次重登井岡山,所到之處仿佛穿越歷史的時空,重回那白色恐怖烽火連天的風云歲月;井岡的秀美山川難留我們駐足凝望,大家始終有一種歷史的凝重感,心靈深處得到滌蕩,思想上有了脫胎換骨的感受。
在井岡山的第一天早上,天上下起了小雨,在井岡山市委黨校舉行了簡短的開班儀式后,市委黨校的老師帶領我們冒雨前去瞻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坐落在松柏疊翠的茨坪北山上,占地面積400余畝,由于天上飄著雨水,辯不清烈士陵園面朝哪個方向。盡管天上不斷落下密織的雨點;但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nèi)匀淮蛑陚闩暌虑巴把觯渲羞€有好多身著紅軍服裝的中小學生。
在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墻面上,鐫刻著六個大氣磅礴、厚重雄渾的大字:死難烈士萬歲。這是毛澤東主席1946年專門為革命烈士題寫的,大廳內(nèi)莊嚴肅穆,整齊的擺放著前來瞻仰革命烈士的人們敬獻的花圈花籃,國家主席習近平敬獻的花籃擺在正中間位置特別醒目。
吊唁大廳四周的墻面上嵌刻著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壯烈犧牲的烈士名單,據(jù)講解員講,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井岡山共犧牲4萬多名英烈,有名有姓的15744名都鐫刻在這面墻上;還有兩萬多名烈士沒有留下姓名,為此專門設立了一塊無名碑,以示人們對無名先烈的深切懷念。
這是一堵讓人震撼、讓人動容、讓人感到絲絲寒意透骨的墻面,墻面上的名單密密麻麻,同樣的姓氏排成好多行,那里面不是可能而是一定有親父子親兄弟,也一定有一個大家庭;我想是什么原因讓井岡山人民這樣的義無反顧跟著紅軍去舍生忘死去戰(zhàn)斗。讀著一行行烈士的名單,仿佛看到一個個表情堅毅身影矯鍵的紅軍戰(zhàn)士,在戰(zhàn)火紛飛的戰(zhàn)場上沖鋒陷陣,密密麻麻的名單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井岡山人民的偉大和對中國革命的巨大貢獻。
下午去參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然后又乘車前往位于井岡山茅坪村36公里處的八角樓。八角樓是我們心中向往的圣地,上小學時課本上就有《八角樓上》的課文,紅歌《八角樓的燈光》我想多數(shù)人都能耳熟能詳: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啊閃銀光,井岡山的人哎,抬頭望哎,八角樓的燈光哎照四方,我們的毛委員在燈光下寫文章,革命風雷筆下起,五洲四海紅旗揚……
一路上滿眼翠竹參天,走過蜿蜒紅色小路,講解員帶著我們來到久仰的井岡山八角樓前。八角樓是一棟土磚結構的兩層樓房,走上狹窄的樓梯,來到毛主席當年的住處,屋內(nèi)十分簡陋,屋頂上有一個水缸大的天窗,呈八邊形,故稱“八角樓”。井岡山斗爭時期,這里是湘贛邊界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斗爭的指揮中心。毛主席就是在這非常簡陋的八角窗下,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等光輝著作,提出了“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從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光輝思想,打消了軍民關于“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照亮了井岡山根據(jù)地的前程,為中國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
八角樓的燈光下,誕生了指導中國革命的光輝著作,體現(xiàn)了毛主席善于從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升華理論,敢為人先;啟示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實事求是,善于從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經(jīng)驗,勇闖新路。
由于雨天路滑,為了安全起見,井岡山市委黨校沒有安排我們?nèi)ンw驗全國人民家喻戶曉的紅軍挑糧小道,不過我上次來井岡山時;曾經(jīng)走過挑糧小道,短短3公里山路,走的我們氣喘吁吁汗流浹背,想當年朱毛紅軍和邊界群眾在井岡山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挑糧運動。他們每天往返100余里,靠著肩挑背扛硬是把30多萬斤糧食運上了井岡山,解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給養(yǎng)問題,支撐了割據(jù)井岡山開展工農(nóng)武裝的革命斗爭。
踩著腳下的挑糧小道,回顧當年的艱苦歲月,深切的感受到毛澤東、朱德等革命先輩身先士卒的不朽風范和偉大的人格力量;他們追求理想信念的執(zhí)著堅韌,感召著鼓舞著激勵著紅軍戰(zhàn)士和邊界群眾克服一切艱難困苦的決心,今天的我們更應高擎起理想信念的火把,堅定不移地走在建設小康社會的大道上。
沒有走過挑糧小道的同事們甚感惋惜,都認為風再大雨再密還能有當年紅軍戰(zhàn)士肩挑背扛困難嗎?應該冒雨去體驗一下。車子直接上了黃洋界,黃洋界峰巒疊嶂,群山環(huán)抱,地勢險峻,向遠看去云霧彌漫,站在黃洋界哨口上極目眺望,連綿起伏的山峰盡收眼底,大家都到哨口處拍照留戀。井岡山市委黨校的老師介紹說,著名的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就發(fā)生在這里,當時紅軍以不足一個營的兵力,打退了敵人四個團的進攻,創(chuàng)造了以少勝多的經(jīng)典戰(zhàn)例。應該說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能夠取得勝利,離不開井岡山人民的支持,確切的說是人民戰(zhàn)爭的勝利。
在小井參觀了紅軍醫(yī)院,我們又來到百米之搖的紅軍烈士墓。1929年1月29日,敵軍竄到了小井村,正在醫(yī)院里養(yǎng)傷的130多位重傷員因來不及轉(zhuǎn)移,被敵人活活槍殺在這里。井岡山革命烈士博物館的講解員專程前來給我們講解紅軍烈士的故事時,幾度哽咽,我們好多同事感動得熱淚盈眶。
我們不僅要問,是什么力量讓這些紅軍戰(zhàn)士拋妻別子遠離家鄉(xiāng)甚至不惜犧牲生命走上井岡山堅持斗爭?是信仰的力量,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邁氣概和革命激情??淳畬?,彌漫的是一種醉人的安祥,嘆井岡,承載并傳承著無數(shù)英烈悲壯的故事和永久不滅的信仰。井岡山精神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強大的精神力量,在新的長征路上,我們更加從容自信,邁出更加堅定的步伐,朝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一目標勝利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