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山旮旯里的啟蒙教育(散文)

精品 【流年】山旮旯里的啟蒙教育(散文)


作者:舒樂夫子 布衣,167.1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8273發(fā)表時間:2019-06-14 17:04:13


   我魂牽夢繞的家鄉(xiāng)就在黃土高坡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山村。所以,時至今日,每當《黃土高坡》這首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唱響時,我依然會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
   日頭從坡上走過,
   ?照著我的窯洞,
   ?曬著我的胳膊,
   ?還有我的牛跟著我……”
   ?歌曲生動描繪的就是我兒時的生活圖景。
   ?由于家里窮,我八歲才開始接受啟蒙教育。
   ?何謂啟蒙?開發(fā)蒙昧也。七八歲的孩子,正是童蒙時期,亟待情智開發(fā)。此功德絕對大于中高等教育。?????????
   ?我的第一個母校,也就是接受啟蒙教育的學校,冠名道回溝初級小學。一聽校名,道啊溝的,就是個崎嶇不平的山旮旯。
   ?四五十畝大的校園里,正北面靜矗著一孔四米寬八米長的大窯洞,做教室。教室南墻兩端各有一個三米高的拱形門,中間兩個大窗戶,采光剛剛好。西北角安臥著一孔三米寬五米長的小窯洞,做老師辦公室。老師辦公室中間一個拱形門,兩端各一個窗戶,光線充足。西南角依次是教師廁男生廁女生廁。廁所一律是苫了茅草的頂,茅草上又裹了一層不薄不厚的黃泥巴,黃泥巴由麥荑、黃土和水攪拌而成。一旦狂風大作,免不了“卷我屋上三重茅”之尷尬。東北角一個籃球場。球架是請了山溝里的木匠用柳木仿做的。要說規(guī)格精準,自然談不上,但在這深溝大山里總算是開啟了籃球運動之先河。這就是撒目一圈看得明白的校舍。
   還有不足四十張不帶抽斗的課桌與配套的木凳。有十個座位的紙漿桌凳。紙漿桌凳是用土塊壘起“骨架”,表皮上用漿糊裱糊了三五層舊報紙,粗制而成。實際上是辦學經(jīng)費捉襟見肘導致的無奈之舉。有人“發(fā)明”了它,美其名曰紙漿桌凳,又在全地區(qū)推廣。王老師利用暑假前赴“取經(jīng)”,回來親力親為。
   說實話,這玩意就不能當作坐具。尤其大冬天,一旦坐上去,立馬感到一大片寒氣從屁股上大面積高強度往里瘆。時間稍長,瘆得人腰里背里拔涼拔涼的。
   一位老中醫(yī)見了,吁了口氣,搖著頭說:“這東西會把娃瘆出一輩子完不了根的毛病的。”
   后來,王老師使了兩個“妙招”,情況便大大好轉。一個是凳子面上鋪了草簾子,相對瘆得慢一點。一個是同學們輪流坐“莊”,且三幾天就倒換,落下病根的危險大大降低。
   那時候的學生沒有什么參考資料,更沒有習題集模擬試卷,沒“減負”但“負”從來沒上去。學生書包里就是書本和基本的學習用具,通常放置于桌面或裝進書包掛在書桌一端。
   還有一套老師辦公桌椅,七八個鐵環(huán),十幾根跳繩,一個籃球,兩個排球??偣簿瓦@些扳著指頭都能數(shù)得清的設施設備。
   校園是超標配的,學生人均大約一畝。無論是課外活動還是其它課余時間,一個個灰頭土腦的扎著羊角辮兒的,追逐嬉鬧,盡情奔跑,好生快樂!滾鐵環(huán)的,跳繩的,踢毽子的,掰把子的,摔跤的,掰手腕的,跳“八方”的,捉“鱉”的,彈杏核的,打球的,捉迷藏的,各顯其能。
   校園周圍十幾棵挺拔高大的鉆天楊,威武無比,活像一個個守衛(wèi)國土的勇士。教室后面,兩棵古榆,樹干粗壯,枝葉如華蓋,茂茂密密,青翠碧綠,兩孔窯洞掩映其下,倒是獨樹一幟,蔚為壯觀!
   老師只有一位,大名王維成。
   王老師,馬相,1942年生人。掐指算來,我步入校門時,他二十二歲,意氣奮發(fā),風華正茂。初中畢業(yè),算得上這大山里當時的“大念書人”。因此,讓他做初小老師的確是眾望所歸。
   王老師信奉“嚴師出高徒”的古訓,老師當?shù)每墒窍喈數(shù)膰烂C。不到一米七的個頭,時常穿一身藍色學生制服。筆直的身段,白皙俊俏的臉龐,炯炯有神的眼睛,卻給人不茍言笑的映像。他校長老師一肩挑,教學后勤一起抓。語文算術體育唱歌圖畫寫字手工勞動,所開課程一應俱全,樣樣教得頂呱呱。三個年級的復式教學連軸轉,轉得得心應手。
   王老師對于作息時間表爛熟于心。每到一個環(huán)節(jié),他必先看一眼辦公桌上的鬧鐘,掐準時間,拿起鬧鐘旁邊的手搖鈴,迅即步出辦公室。時間緊迫,便在門洞里搖晃幾下,時間寬裕,就悠然自得地于辦公室門前短距離搖晃兩個來回。半個世紀過去了,王老師像個老學究搖晃手搖鈴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那個八字步邁得可是舒心極了。
   鈴聲就是命令。聽到鈴聲的學生立馬停止娛樂活動,井然有序地進入教室,端坐于自己的座位上,翻開課本,準備聽講或聽候老師安排。
   同時間,王老師麻利地將手搖鈴回放于辦公桌,拿起教本教案粉筆盒,走向教室。值日生喊“起立!”全體同學起身齊聲喊“老師好!”王老師還禮后說:“坐下!”全體同學落座。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一座教室三個年級共用,每個年級的學生通常十來個不等。
   下面就是王老師的重頭戲了。他通常會讓一個年級的學生拿上電池棒或木棍之類劃字工具到院子里去劃字。別小瞧電池棒,在那個年代可是小學生劃字工具中的極品,受到孩子們普遍青睞。誰有電池棒,說明誰家使用過或正在使用手電筒。手電筒可是當時農(nóng)村人的奢侈品,普通家庭是絕對沒有的。誰擁有了它,誰就似乎已經(jīng)進入了“上層社會”,別人一定會高看一眼的。
   學生們興高采烈地拿起書本跑出教室。各自先依次序劃出一溜地盤作為自己的領地,然后蹲下去,把書翻到當下要用頁碼,放到眼前地面,一邊劃一邊向后退,一邊又把書本向后挪。劃好后,學習委員驗收評比。
   另外兩個年級,一個留在教室寫作業(yè),一個上新課。
   這樣,三班倒,四十分鐘一節(jié)課,每個班上新課的時間最多也就十二三分鐘,王老師也整飭得張弛有度,舒緩有序。
   教授語文,有時領讀,有時齊讀,有時講解,有時默寫。教授算術,解析,板演,測試,提問,靈活運用,嫻熟自如。教授唱歌,時而獨唱,時而齊唱。王老師從廢棄的竹子掃帚中,精心挑選出一根磨剩的筆直竹枝來,做自己的音樂指揮棒。音調高昂時,指揮棒自然上揚,音調低沉時,自然下降,眼睛有時瞇縫著,有時圓睜著,演練得有聲有色。
   教授體育,按常規(guī),先講解要領,接著動作示范,最后實際練習。“危險”點的動作,他會叫出兩個體格強壯的學生做保護。
   手工勞動課,王老師也上得一絲不茍,井井有條。小剪刀握在他一個大男人手里,似乎是一位剪紙藝術家在精彩剪紙?,F(xiàn)在回想起來,其形象歷歷在目。他握刀正,下刀順,開片嚴,行刀勻。插刀時,他用剪刀在剪紙作品適當部位,一刀一刀地插出放射形的圖形,或者以插刀走邊,對人物的須發(fā)、服裝,動物的禽羽、獸毛的紋式進行美化,具有濃厚的裝飾風格和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深得學生們喜愛。
   所以,王老師的手工勞動課遠遠超出了初小教學大綱的要求,他的作品時不時被學生和附近社員收藏或貼于窗欞。
   王老師的毛筆字也沒得說。尤以行楷見長。我清清楚楚記得,他教我們寫大楷小楷,總是從如何握筆開始,一個學生一個學生地教練,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教練。我的毛筆字寫得不算好,但就那么點可看的基礎,還是王老師啟蒙時的功勞。
   王老師上課精神飽滿,口齒清楚,抑揚頓挫,清脆悅耳。他在過道里來回走動,其實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他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隨時隨地掌控著課堂教學效果與學生們的學情。
   他不僅課上得好,批改作業(yè)也是十二分的認真。漢字兒,間架結構,筆畫順序,一筆一畫的看,一筆一畫的改。算術題,一道一道仔仔細細地閱,仔仔細細地批。寫字本算術本發(fā)下來,同學們都要數(shù)一數(shù)對號多少,叉號多少。大楷本發(fā)下來,都要數(shù)數(shù)紅圈圈多少。小楷本發(fā)下來,就要瞟一眼字兒下面的波浪線長短。更重要的,都要爭相傳閱王老師給的批語。誰受表揚了,誰挨批評了,大家掌握得一清二楚。
   作業(yè)中沒問題,王老師會闊闊氣氣給出一百分。從龍飛鳳舞的字跡看,王老師心中收獲的喜悅是滿滿的。問題只是星星點點,王老師會用專業(yè)符號標識清楚,該學生一目了然。在做下次作業(yè)前先把上次作業(yè)錯誤更正了,再做新作業(yè),這是老常規(guī)。如果問題再多一些,王老師就會盡量面批面改。假如問題多于大約三分之一,王老師會忽地站起來,朝著門外大聲呼叫該生姓名。聲如洪鐘,大得嚇人。王老師會罰其站,會訓其誡。開始,語言或許溫和些:“上課時在干什么?思想‘拋錨’了?”不幾句就直接粗言粗語上了:“虧你先人的,就這么念書著呢?”尤其是對那些“屢教不改”者,他會“雷霆萬鈞”的。不過,發(fā)過火以后,他又會及時補課。如果錯了的同學多,就“集體操練”;少,就“單兵教練”。
   最佩服王老師的右手食指點撥法。這是學生們對王老師教育教學法的戲稱,也是生動總結。王老師將其在教育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普遍使用,收到了極好的啟智益德效果。
   當學生遇到一道難題時,當學生選擇了錯誤做題思路時,當學生書寫漢字間架結構或筆畫順序出了問題時,當學生一個運動動作缺乏力度時,當學生犟脾氣上來時,有時也當學生需要老師首肯時,等等,他都會在書本、試卷、作業(yè)本或者學生額頭上一戳一點,學生往往會心一笑,或恍然大悟,或頻頻點頭,或羞澀一躲。
   王老師還注重寓教于勞動中。
   我們學校屬民辦公助類學校,政府撥付經(jīng)費很少。王老師的待遇也低得可憐:生產(chǎn)隊記他一個全勞力工分,政府每月發(fā)三元補助。
   所以,王老師十分重視勤工儉學。像過冬的生火柴就是師生們七溝八梁一面坡?lián)靵淼摹E<S干,驢糞蛋,干樹枝,眾人拾柴火焰高,一撿就是一大堆。煤炭取暖是絕對不敢想的。臨近冬天,學校便購買一些煤末,拉一些粘性大的紅土,騰出校園相對閑置的一角,和成泥漿,或用手工研成煤球,或用泥抹子抹成磚塊狀,俗稱煤塊子。曬干后,一排一排壘起來,壘于墻角,草簾子一苫,以備數(shù)九寒天時用。
   我們的粉筆也是師生手工捏成。一年半載,王老師總要帶領我們到數(shù)公里外撿拾一次做粉筆的生石膏去。生石膏撿來后,于露天架起一口鐵鍋,放入生石膏,加入適量冷水,便生火加熱。當達到一定溫度時,部分生石膏自然脫水形成熟石膏。熟石膏又加水,攪拌成糊狀,凝固到一定程度,師生們就動作起來,把它捏成一根根粗細不大均勻的粉筆。晾干后便可使用了。
   王老師不是孤立的,他們是一個群體,被喚作“民請教師”。共和國成立后,是他們擎起了新中國農(nóng)村啟蒙教育大廈!
   國家沒有忘記他們。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民請教師陸續(xù)轉正,待遇蹭蹭飆了幾十倍。
   現(xiàn)在,王老師已屆耄耋之年,過著舒服安逸的退休生活。
   1977年9月,我大學畢業(yè),也當了老師,教高中。上課時,我一節(jié)課只上一個班。剛站上三尺講臺,不免有些暈乎。講了上句忘下句,甚至語無倫次張冠李戴的事都干過。時至今日,我還常常想,王老師簡直就是美猴王,他會七十二變啊!真要是把他的教學法總結總結,或許會寫成厚厚一沓講稿甚至一本書。要讓研究教學法的學究們講起來,不講個十天半月才怪呢。
   在王老師面前,我永遠是個“小猴子”,永遠向他學習!

共 4296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一個人的啟蒙教育,與原生家庭,父母的言傳身教有關,更是與第一任班主任關系密切。一個山旮旯里的學校,校舍簡陋,幾乎沒有教學設施。王老師是“民請教師”,即是學校的教師,又是學校的校長。王老師不顧微薄的薪水,在教學上認真負責,靈活運用,對學生要求嚴格,還因地制宜,帶領學生勤工儉學,拾糞,撿樹枝,制作粉筆,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有道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王老師的言傳身教,啟迪了學生們的心智。在王老師的精心培養(yǎng)下,作者不但考上大學,也做了一名教師。如今,雖然過去了幾十年,可每當想起兒時讀書的情景,還是歷歷在目。此篇美文,立意厚重,主題鮮明,描寫細膩,畫面感強,用真實的情感,靈動的筆觸,謳歌了王老師的教學藝術與高尚的情操。佳作,編者推薦閱讀!【編輯:五十玫瑰】【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1906160006】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五十玫瑰        2019-06-14 17:06:30
  欣賞美文,感謝作者的分享!
   問好,遙祝夏安!
五十玫瑰
2 樓        文友:舒樂夫子        2019-06-14 18:43:40
  首先,謝謝主編厚愛!我寫的是真實的事兒,熱望大家喜歡,歡迎文友批評指正!
3 樓        文友:西鋂鈴鉑        2019-06-16 15:18:13
  王老師不是孤立的,他們是一個群體,被喚作“民請教師”。共和國成立后,是他們擎起了新中國農(nóng)村啟蒙教育大廈!真沒想到這么艱苦。向老師致敬。
江山文學,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園。
4 樓        文友:逝水流年        2019-06-16 21:50:52
  品文品人、傾聽傾訴,流動的日子多一絲牽掛和思念。
   靈魂對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時光變得更豐盈和飽滿。
   善待別人的文字,用心品讀,認真品評,是品格和品位的彰顯!
   我們用真誠和溫暖編織起快樂舒心、優(yōu)雅美麗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學社團精華典藏!
   感謝賜稿流年,期待再次來稿,順祝創(chuàng)作愉快!
愛,是人世間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尋紅塵中相同的靈魂。
回復4 樓        文友:舒樂夫子        2019-06-17 15:46:03
  謝謝厚愛!
共 4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