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楓】灤河風韻,灤州風采(隨筆)
一
灤河,我家鄉(xiāng)的一條大河,長約887公里,是華北第二大河,僅次于海河。她像一條銀絲帶飄落在蒼茫的冀東大地,又宛如一條游龍,蜿蜒曲折,穿山越嶺,一路奔騰,從內(nèi)蒙古草原、壩上高原,到燕山峽谷,跨越長城,穿流冀東平原,最后奔流到海。
灤河,古稱“渜水”、“濡水”,唐朝后演化為“灤水”,元朝又稱“御河”、“上都河”。獨流入海,支流眾多,發(fā)源于河北省豐寧縣駱駝溝鄉(xiāng)東部的小梁山(一說是豐寧縣西北部的巴延屯圖古爾山北麓),西北流經(jīng)壩上草原,稱閃電河。至多倫大河口附近有吐里根河注入,后稱大灤河,至隆化縣郭家屯有小灤河匯入,而后始稱灤河。然后南流至潘家口過長城,流經(jīng)遷西縣、遷安市、盧龍縣、灤縣、昌黎縣,在昌黎縣的劉臺鋪和樂亭縣南兜網(wǎng)鋪之間匯入渤海。
二
灤縣古稱“灤州”,遼代天贊二年(公元923年)建州,隸屬于永平府(今盧龍)。灤州城坐落在灤河西岸,因灤河得名,因灤河而興;是殷商時期的黃洛城舊址,是孤竹國所在地,素有“關(guān)西第一州”之稱;也就是說灤州城(今灤縣老城)是最早的孤竹國遺址。商代時國力強盛,征戰(zhàn)四方,疆域大展,國君封賞有功之人,把黃洛城分封給他人。孤竹國被迫向北遷移到舊時盧龍境內(nèi)(今灤縣油榨鎮(zhèn)一帶),重新修建了孤竹城,繁衍生息。
孤竹國,國君姓墨胎氏,誕生于約公元前1600年,夏末商初,灤河西岸,是灤河之濱最早的奴隸制諸侯國之一;從建國到滅亡存續(xù)了940多年,它的出現(xiàn)標志著冀東大地從蒙昧和野蠻的狀態(tài)中蘇醒,從原始社會走向了文明,是冀東地區(qū)文明史的開端,距今已有3600多年。
三
3000年前在這片熱土上發(fā)生過“夷齊讓國”、“恥食周粟”、“首陽采薇”的故事。伯夷、叔齊是孤竹國國君長公子和三公子,國君在世時欲把王位傳于三子叔齊,成為繼承人。國君死后,叔齊以“長尊有序”為由,讓賢大哥繼承王位;伯夷以“父命難為”為由,放棄王位出逃他國;叔齊也放棄繼位王位,毅然選擇出逃。二人一路西逃,想投奔西岐周文王姬昌,聽說周文王禮賢下士,廣羅人才;在西去的路上得知文王已亡,半路碰上武王車載父親靈牌興兵伐紂,武王為了伐紂而不給父親發(fā)喪;二人不顧王子身份,扣馬諫阻,"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忠乎?",苦苦相勸武王不要伐紂,先回去為父親料理喪事;武王大怒,不聽諫言,欲殺二人;姜太公急忙相勸武王,他們都是禮讓王位的賢德之人,不可殺,讓衛(wèi)士就把他們放走了。險些丟了性命,心灰意冷,無奈只好躲至首陽山,以采野菜為食;沒過多久,聽聞武王滅了商紂,二人認為臣滅君為恥,恥食周黍,絕食餓死于首陽山。后人為了紀念伯夷叔齊二位先賢,不忘他們的高風亮節(jié),在首陽山前建了清節(jié)廟(即夷齊廟),以讓后人景仰。后因洪水等原因夷齊廟毀滅,但伯夷叔齊的精神永世流傳。
首陽山位于灤河以西,灤縣油榨鎮(zhèn)何莊鄉(xiāng)北部,舊時歸永平府(今盧龍)管轄;現(xiàn)處在灤縣、遷安市、秦皇島市盧龍縣三縣交界處,歸灤縣管轄。還有兩個歷史典故發(fā)生在這一帶。
春秋戰(zhàn)國時,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部落,管仲和隰朋一同隨軍前往。春天出征,經(jīng)過數(shù)月激戰(zhàn),打敗山戎部落,一并剿滅了令支、孤竹、無終各部,凱旋回朝時已是冬天。由于齊軍來的時候是春天,山青水綠,道路容易辨認;而返回去時已是冬天,景色變化,山野白雪皚皚,山路彎曲多變,加之不熟悉這一代地貌,山路眾多,迷路于此;尋路多時,找不到回去的路。管仲獻策,讓士兵把幾匹老馬放在隊伍的前面,讓它們隨意行走,隊伍緊緊跟在后面;經(jīng)過東繞西繞,左拐右拐,一路跟隨老馬跋涉,最終走出了那片山地,找到了歸途。
齊軍在行進途中,士兵饑渴難耐,四處尋不到水源;隰朋獻策,讓士兵尋找蟻穴,挖開蟻穴尋找水源,挖到七、八尺深有清泉流出,解決了士兵飲水問題。這就是“老馬識途”和“尋蟻求水”或“蟻穴知泉”的典故;有人寫道:“蟻能知水馬知途,異類能將危困扶”的詩句贊美此事,廣為流傳,令人稱道。
四
灤河上游流經(jīng)的壩上地區(qū),河床寬淺,水流迂緩,沿河有許多沼澤地。承德以下夏季可通行小船,是舊時軍事給養(yǎng)運往承德地區(qū)的唯一水路,也是河北各地通往長城以外地區(qū)的貿(mào)易路線。中下游水量豐沛是一條黃金水道,水清澈見底,魚蝦豐富,據(jù)傳灤河橋南產(chǎn)紅鱗鯉魚,橋北沒有,只產(chǎn)黑鱗鯉魚,未曾考證。
皇家以水路運輸糧草供應和軍需品的方式,稱為“漕運”,河流為“漕河”。遼金時期就很繁忙,金國為了便于從板城(今承德)潵河(今遷西,也稱灑河)一帶向南運輸糧草,自灤州南10公里太平村向灤南鑿了一條運河,古稱“閭芬溝”,引灤河水入清河入溯河,再入灤南北河,連接灤州和倴城兩地。
到了元朝,灤河航運的地位尤為重要,蒙古族雖然建立了元朝,可蒙古族聚集區(qū)仍然在長城以北,要把中原、江南一帶的物資軍需運往塞北,只有灤河這唯一的水上通道,灤河漕運可見非同一般。
通往京城的水路有三條,一由大沽口經(jīng)潮白河到通州,二由娘娘宮經(jīng)糧河到薊州,三由蘆臺經(jīng)蠶沙口到灤河,直達上都。
眾所周知元朝,馬背上的民族,驍勇善戰(zhàn),攻城略地,疆域遼闊。為四處擴張,占領(lǐng)灤州后,下令整修灤河故道,以供漕運;1282年(至元十九年)5月,忽必烈敕令“造船于灤州”,“造大小船只兩千艘,以備漕運”。
1291年(元至二十八年),大臣姚演奉敕疏浚灤河,漕運上都,備用船只500艘,水手1000名,纖夫24000名,規(guī)模龐大,南方貢品運往上都,以供朝廷享用,可見灤河水運對元朝非常重要。
到了明時期,漕運依舊繁忙,朝廷為了抵御長城以北的滿蒙各部的侵入,長城一線各個關(guān)隘重兵把守,冀東一帶軍用物資需求量大,軍需糧草由南方經(jīng)灤河口北上,漕運至長城沿線,提供軍需,灤河水道尤為重要。
清統(tǒng)一中原后,長城沿線不再是邊關(guān)重鎮(zhèn),軍需物資可多方運送,灤河失去了原有的重要性;漕運量減,運輸物資到熱河行宮,供應皇家享用。每到汛期來時,中上游地區(qū)降水量大,中下游河道經(jīng)常漫灘改道,河水攜帶大量泥沙,枯水期上游來水量減小,河道時常淤阻。后來有了鐵路、公路的快捷運輸,民國后,灤河逐漸失去了漕運功能,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基本廢棄。
五
灤州、灤河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向西可直達京畿,向東可達東北三省,地理位置重要,是軍事重鎮(zhèn)。
1891年4月。唐胥鐵路建成以后,清政府在山海關(guān)設(shè)立了"北洋官鐵路局",聘英國人金達為總工程師,負責唐胥鐵路向東延伸至山海關(guān)的鐵路工程,解決自古兩岸無橋問題,打通到東北龍興之地的捷徑。
1892年鐵路修到灤州,遇到第一條大河——灤河。平時水面不寬,夏季洪水爆發(fā)時水面寬達一、二里有余,河道沖淤變化很大。選擇的橋址位于今京山線灤縣與朱各莊站區(qū)之間,橫跨東西兩岸。
灤河大橋在修建過程中,英國人、日本人、德國人幾經(jīng)轉(zhuǎn)包,都在打樁環(huán)節(jié)上失??;不得已英國工程師金達,請來中國工程師詹天佑從事這項艱巨任務;詹天佑詳盡分析了各國失敗原因,又對灤河底的地質(zhì)土壤進行了周密的測量研究之后,決定改變樁址,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方法,以中國的潛水員潛入河底,配以機器操作,橋墩基礎(chǔ)施工首次采用了氣壓沉箱,沉箱刃腳嵌入巖盤,兩岸橋臺均為沉井基礎(chǔ)?;A(chǔ)全部用混凝土澆筑,墩身則因當時水泥需從國外進口,價格昂貴,故為石砌,1894年2月竣工,歷經(jīng)近2年,一座鐵路大橋橫跨于灤州、昌黎兩地,貫通了華北和東北,日后成為東北通向內(nèi)地的交通大動脈,運輸繁忙。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廢棄,俗稱灤縣老鐵橋,現(xiàn)在使用的是后建的新橋;在老橋南側(cè)相距2-3公里處,先后又建了兩座公路橋,方便交通,連接唐秦兩地。
六
灤河流域歷史悠久,是有史以來中國古代河文化繁榮、昌盛的代表區(qū)域之一;滋潤著冀東大地,哺育了灤河流域的各族兒女,有上下四千年的歷史積淀;也孕育了輝煌燦爛、具有濃郁獨特風格的灤州文化,留有不少歷史遺跡;曾經(jīng)有十八位帝王巡視于此,清康熙、乾隆曾留詩:“灤縣境內(nèi)兩奇勝,夷齊廟與偏涼汀”,“覽景目難給,千古此灤州”。
灤縣有灤州八景,分別是一巖山虎踞,二灤水龍翔,三偏涼虛閣,四橫井浮煙,五圍山泉瀑,六天渠應侯,七金泉渠月,八龍溪地橋;后來又曾加四景分別是,蓮臺煙寺,長春古淀,風洞飛虹,湫嶺松云,組成了灤州十二景,后因管轄區(qū)變化,現(xiàn)只有灤州八景在灤縣轄區(qū)。
“偏涼虛閣”(俗稱偏涼汀),位于城北橫山東麓,灤州八景之一,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皇帝東巡時建有一閣,因其左倚峭壁,右俯灤河,遠遠望去云霧繚繞,若有若無,故稱“虛閣”。此閣為宮廷式建筑,內(nèi)分正殿、配殿、更衣殿。室內(nèi)雕龍鑿鳳,金碧輝煌,有“小金鑾”之稱。外有宮墻環(huán)繞。周圍是清去亭、益香池、浮霞小樓和御碑亭,成眾星捧月勢。御碑亭藏有乾隆皇帝親書御碑一塊。清未民初歷經(jīng)兵焚,偏涼虛閣遭到嚴懲破壞,“文化大革命”中全部拆毀。
偏涼汀最早是遼金時代帝王行宮,初建于遼圣宗耶律隆緒、統(tǒng)和元年(公元983年),以后明清兩朝曾幾經(jīng)重修。明代灤州才子葛桂的回文詩流傳很廣,
忘情共賞愛涼汀,境勝酣游醉復醒。
簧弄鳥聲清吐谷,網(wǎng)驚魚閃翠搖萍。
光生曉日迎高獻,浪滾香花落殘汀。
長塞北通江水綠,晚陽斜掩半山青。
這首詩若由末字回文倒讀,意境更佳,堪稱絕妙。
2012年10月1日開園的灤州古城,是在灤縣老城以南,緊鄰灤河西岸建造的,以盛清(康、乾)的建筑風格為主,以中國北方漢文化為主導的人文古城。古城內(nèi)分布有四合院、客棧、文姬樓、青龍河、東城門、文廟、關(guān)帝廟等多種功能建筑及景點,小橋流水、江南風情,古色古香。
七
灤州是中國近代工業(yè)的發(fā)祥地之一。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座現(xiàn)代化煤井、第一件衛(wèi)生陶瓷、第一家現(xiàn)代紡織廠(華新紡織廠)、第一輛蒸汽機車(龍?zhí)枡C車)、第一袋水泥(啟新馬牌洋灰)、第一座鐵路橋等,史稱“津東工業(yè)、唯灤最盛”。
灤州的灤字,當?shù)匕自捵x“藍”音,叫作“藍州”,以灤河水清澈泛藍有關(guān)。這里是“冀東三枝花”,皮影、評劇和樂亭大鼓的發(fā)源地,其中皮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灤州皮影的創(chuàng)始人黃素志、評劇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金開芳、評劇表演藝術(shù)家白玉霜都是灤縣人。
灤河,灤州見證了幾千年來,狼煙四起,金戈鐵馬,游牧民族和農(nóng)耕民族的戰(zhàn)爭,諸侯爭霸的場景,記載了朝代更迭的變換。也見證了近代的西方列強的侵略,激起了民眾反帝反封建的反抗熱潮,如“灤州兵諫”,“灤州起義”,“冀東大暴動”等,歷歷在目,后世不忘前世之師,記住歷史,不忘國恥,敢于拼搏。
八
灤河歷來水量豐沛,每當夏季汛期到時,兩岸時常受洪水肆孽,泛濫成災,水患不斷,河道也多次改道,忽左忽右,讓兩岸百姓叫苦不堪。解放后,政府為了治理灤河水患,先后相繼在干流修建了潘家口水庫、大黑汀水庫;上游支流青龍河,修建了桃林口水庫,蓄水防洪,調(diào)配水量,大大降低了水患帶來的損失。后來興建了引灤入津、引灤入唐工程,向下游的來水量銳減,近幾十年未曾發(fā)生大的水患。
引灤工程1981年9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興建,工程于1982年5月11日動工,于1983年9月11日建成。引灤工程分南北二線,連通潘家口、大黑汀、于橋、邱莊、陡河和爾王莊6座水庫,以及其他水閘、泵站、水電站,河網(wǎng)、渠道等構(gòu)成一跨流域開發(fā)利用灤河水資源網(wǎng)絡。其中潘家口水利樞紐是引灤工程的主要水源。在大黑汀水庫下游電站尾水渠上建分水閘,閘左側(cè)和右側(cè)分別為引灤南北二線。北線即引灤入(天)津工程,南線即引灤入唐(山)工程。大大改善了天津、唐山供水狀況,結(jié)束了天津市民喝苦咸水,唐山市民喝高氟水的歷史。
九
站在灤河橋上,遠眺奔流的灤河,靜靜的河水,流淌在冀東大地,從遠古到今昔,歷經(jīng)滄桑歲月,川流不息,好像訴說著古老的過往……
千年的灤州城,煥發(fā)了勃勃生機,一座灤縣新城拔地而起,繼往開來,迎接八方,通達四海。
“美不美故鄉(xiāng)的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喝一口灤河水,聽一聲呔聲呔氣的鄉(xiāng)音,讓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從此不再孤單。
奔流的灤河,美麗的灤州,是我可愛的家鄉(xiāng)。
201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