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歡喜酒家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酒家】秋雨揚州,賞讀山水(散文)

精品 【酒家】秋雨揚州,賞讀山水(散文)


作者:京城散人 秀才,1707.8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8620發(fā)表時間:2018-09-20 17:20:18
摘要:一代畫僧,讓名山秀水入畫。走向花甲之時,揚州奇人,讓畫中山水“呈立體感走出”……


   揚州之美,得益于街巷、園林景觀的山石、水景。即便是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之季,即便花木蕭疏、黃葉飄零,也不失淙淙泉韻、疊石潭影。君不見,歷經數千年、洗盡鉛華的古城,暮秋時分,雖略顯憔悴,卻不失清麗。
   此次訪揚州,我下榻的賓館,緊鄰乾隆御碼頭。每每街燈初現,我便沿著詩帝巡游的河道散行。秋深、多雨、水街,迷蒙燈彩,柔曼溫馨,尤其是沿河特色老店、散落古跡,給人以穿越感。
   一路賞讀揚州水街的各類古橋,深感別致。無名且嬌小的橋,或直或拱,或隱或露,或靜立街頭一隅,或悄立燈火闌珊處……
   我感到孤寂時,忽看到河畔深處,恍然有一座小石橋。便懷著好奇心態(tài)踏橋而過,在暮雨飄搖中探訪路徑。不覺間,走上街頭,眼前竟是茶幌酒肆、書店浴池?!巴砩纤ぁ钡膿P州人,從浴池出來,直接去品茶。全不顧身邊那綠叢疊石、水流淙淙。
   我沿著窄小的石階,登上走下、四下搜尋,不禁啞然失笑——原來一番環(huán)繞,不過在幾座小石橋、幾片流水間轉了個圈兒,重新回到最初下石階、訪石橋之處!自嘲之余,倒也悟出幾分哲理。
   那晚陰雨綿綿,難見瘦西湖二十四橋明月夜,卻隱約聽到絲竹簫管聲韻起伏。我尋聲走入水街茶樓,臨窗而坐,聆聽彈唱。在青花蓋碗與揚州名茶“綠楊春”熱烈互動時,忽想到300年前,沿京城運河到揚州定居、在這條水街時而踱步、時而深思的石濤。
   被民間成為“藝僧”、自稱“苦瓜和尚”的石濤,早在中青年,已成為畫界一代宗師。但感悟與才藝達到爐火純青地步,是遠離權貴、無論魏晉、年過半百、定居揚州之后。
   水街窗外,便是石濤從住處“大滌草堂”走向瘦西湖覽勝的必經之路。我猜想,沿途水畔大小不一、若隱若現的石橋,或許是藝僧引發(fā)遐思、洋溢美感之處。石與水,如何佳配?畫與景,怎樣融入?畫作享譽大江南北的他,仰觀月色,創(chuàng)意如泉……
   讓苦瓜和尚念念不忘的,是與天寧寺住持那幾句對話……
   那年,石濤掛單天寧禪寺。當家住持問:“揚州景物,何為特色”??喙洗穑骸疤迫嗽?,園林多是宅,車馬少于船”住持面帶遺憾地說:“揚州尚缺一景”。苦瓜不假思索、一字回復:“山”。住持笑了:“果然慧眼慧心”。
   不久,苦瓜和尚便以疊石藝術設置萬石園、片石山房等山水妙景。而立之年,一代畫僧,讓名山秀水入畫。走向花甲之時,揚州奇人,讓畫中山水“呈立體感走出”……
   二
   翌日,我便來到石濤曾經居住、今日成為旅游景點的個園。
   個園的名稱,詮釋了園中一半景色?!皞€”,既是竹字半邊,也隱喻翠竹頂部呈三片綠葉,以自然之態(tài)形成“個”字。晨光朗照、竹影斑駁,映襯白墻間,搖曳一片片“個”字。個字,另一個含義,透露園中半景為竹。這類精巧的園名,或許只有在江左煙霞中、古城麗景間展現一二……
   園景另一半,自然是石。我認定,疊石與水景的奇美結合,留有藝僧石濤的藝術精魂。行游細賞,見院內幽靜處的多類珍貴名竹,如金鑲玉竹、龜背竹、人面竹、龍鱗竹、小琴絲竹、斑竹、黃紋竹、湘妃竹等,若有感知,若有情懷……
   隨著步履推進,隨著甬道縈回,但見竹風低語、綠韻深沉,偶爾,傳來鳥鳴、蟲吟、泉韻、風聲……不知身在何處?
   值得細品的景色,其實不在于植物本身價值。而在于培育者的創(chuàng)意,設計者的靈感。我在走向個園深處時,忽有所感。
   水景之畔,有名家畫廊。我沉醉于高手仿制、真假難辨的石濤扛鼎之作《維揚潔秋圖》、《對菊圖》、《云水尋仙圖》等深邃意境中。雅室中,墨香縷縷。丹青內,意境高遠。
   我靜坐、品茶。任隨絲絲清香,從精美的鏤窗飄移到竹叢深處,隨著輕風弄葉的低吟,升華。小院深、古貌存,游人低語、檐前滴水。流動的是歷史文脈,蘊蓄的是超逸哲思。
   臨窗品茗,窗外漣漪輕柔向遠。太湖石壘就的假山立于碧池。頂部搖翠、底部苔蘚,恍如天地間盆景,精微鮮活。
   揚州自從有了石濤,便升華了精妙難解的疊石藝術。其形狀,凸顯皺、漏、瘦、透、秀、丑。我對“丑”字略有不解,問詢鄰桌品茶老者。老者朗笑,合攏折扇,瀟灑一指池中山石問:“你看那座假山是美是丑,像個什么字?”我凝神細看,原來正是個“丑”字。老者說,美即丑,丑即美,關鍵在人的視覺、人的心境。我聽后,再看水波間山石,愈發(fā)奇妙。手中茶盞內,當年新綠已然色淡,一番感悟卻浮上心頭。
   園中假山山景,分為四板塊,以四季分布。含哲理、意趣最深的是秋山。這座以紅褐色黃山石堆疊而成的山景,據說是石濤和尚遺構。仔細端詳,確有幾分石濤畫山的神韻。穿越秋山的過程,恍若人生坎坷之路!須上下盤旋,左顧右盼。有時,明明看似通途、又似捷徑,于是興沖沖走去,卻不料碰壁折返。有時看似盡頭、無路可行,大膽沖去,竟然別有洞天,竟然直通“山巔”。秋陽朗照下的石壁,鐫刻一口訣:“通而不通,不通則通”或云“大不通小通,明不通暗通”。我認真咀嚼一番,感嘆寓意深遠。
   走出個園,身心久久擺脫不了那竹徑幽深、山石奇特……
   三
   晚秋時節(jié)、揚州午后,又是一輪斜風細雨。我撐著文友贈與的橙黃色油布傘,邁著悠閑步履穿街走巷,直奔徐凝門街的何園,去尋覓石濤名作——片石山房。
   何園,原名寄嘯山莊。取自陶潛“依南窗以寄傲,登孤皋以舒嘯”之句。可見晚清那位“腰纏十萬貫”的巨商在此定居,一準兒領會老子“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一座古典門楣,明顯有“片石山房”題刻。我通過探詢,知是移用石濤墨跡。進門,抬望眼,見依墻的假山,既玲瓏透徹又暗藏玄機,似乎穿越又難見路徑。假山下池水鮮碧,山之頂連接屋檐。此時,雨量漸漸稠密,此景開始形成“注雨入瀑”之景,可見當年景未形成,藝僧心中已有畫面。
   此時,我忽想起古籍中有言:“揚州以名園勝,名園以疊石勝。”揚州無山,但有藝僧。以滿腹畫稿,移向園林山水,采用平地疊石之法,讓奇峰名瀑、巖洞深峽微縮凝聚,與萬千氣象互動。
   片石山房是何園南側的“園中園”。仰傘南望,三間水榭別具匠心,與假山主峰相對成趣。西室,半壁書屋寧靜超逸。讓我憶起藝僧石濤在此吟唱的詩句:“白云迷古洞,流水心癟然。半壁好書屋,知是隱真仙?!?br />   穿橋入院,一叢野菊展幾分清美,一泓池水載幾片殘荷。水畔一隅,為復建的亭榭。高雅廳房,以石板分隔,一邊書屋、一座根雕、一方棋室,中有涌泉潺潺。待秋雨暫歇,琴臺出現一位撫琴少女,古曲悠揚,伴隨縷縷檀香彌散在山水亭臺之間。我通過解說知曉,此園精妙設計,源于石濤畫稿。雅室、根雕、回廊、竹徑、茶香、琴聲、山勢、水韻、畫風、詩意融為整體園景,相互依托、相互補益,讓觀者不動筆墨,便陶醉詩畫意境之中!
   在片石山房設計中,石濤倡導“山水畫,應“脫胎于山川”。由此,這座園林的山水風光,把一代名家的畫風散落庭院各處,使其展現哲思、啟迪觀者,超塵脫俗……
   我在山房外的曲徑回廊流連忘返。忽見蔭蔽處的山石下,一波清漪輝映一彎新月。隨著我緩移步履,月漸圓、清輝現。我驚覺“白日明月生”之時,終于發(fā)現,該景致,是假山巧留洞孔而形成的“水月”,恰恰與另一園內嵌入西壁、映入竹影的明鏡構成“鏡花水月”。我棄傘迎雨、仰天默問:此情此景,那有無虛實、遠近大小、變幻莫測的禪意,雖經年不改,不知能否引發(fā)來者為之凝思,為之醒悟?
  

共 2922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一篇精致的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著秋日里的揚州,淋漓盡致地描繪著揚州街巷、園林景觀的山石、水景,讓讀者身臨其境,感受這座歷經千年,被歲月風霜洗盡鉛華的城市,太多的典故與之關聯(lián),給人一種歷史的厚重。但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座城市里,感悟出更多的人生道理。一個事物,一個事情,不同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關鍵在于人的視覺,人的理解,也就是在于一個人的內涵、經歷等多重因素的綜合。散文在賞讀山水間,也在賞讀人生。不錯的散文,推薦?!揪庉嫞汗适轮腥恕俊窘骄庉嫴?精品推薦201809220004】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故事中人        2018-09-20 17:23:03
  描寫很細膩。問好朋友
平凡的人有著平凡的故事
2 樓        文友:京城散人        2018-09-20 19:02:34
  謝故事中人辛苦編評、解析文意。謝酒家熱情承載。
本名:馮新生。筆名:心聲、京城散人。 生性散淡、詩文為伴。云下行游、茶旁敲鍵。 笑看功利、遠離羈絆。敬仰禪林、心香一瓣。
3 樓        文友:故事中人        2018-10-04 12:33:25
  祝賀朋友的第100個精品文。
平凡的人有著平凡的故事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