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韻】只做飯不洗碗的男人(散文)
我是個做飯而不洗碗的男人——這是我在酒場上經(jīng)常說的話,但,絕對不是醉話。
也許有的女人會說,你這不對,做飯和洗碗是一系列的事,你就該完成這個系列,這樣,才算是個頂級暖男。
我是想完成這個系列,但是,做飯是個精細活兒,技術(shù)含量很高,一般一小時完不成,這樣,身材不算魁梧的我,一頓飯下來,就更含胸駝背了。于是,從結(jié)婚成家掌勺那天起,妻子就自愿承擔起洗碗的任務,還風趣地說,洗碗是為了我的“身高”著想而不得不為的事。
我樂于做飯,還始于當年新婚妻子的一句話,她說,我最愛吃你鼓搗的酸辣綠豆芽。就這一句話,我為她做了30年酸辣綠豆芽,直到后來的酸辣土豆絲、酸辣三絲、酸辣大蝦、酸辣大閘蟹等酸辣系列菜系。唱著歌兒買菜,哼著曲兒做飯,顛著炒勺炒菜,吧砸著嘴兒品嘗,樂此不疲到如今。
做飯的學問大著呢!你不信?要想做一頓可口的營養(yǎng)餐,那是需要費心思的。需要在下班路上就開始思索,需要思索好以后的統(tǒng)籌安排,需要順路購買各種耗材。一頓可口的飯菜,用上十幾種材料是常有的事情,更不用說做百豆粥了。
做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
說做飯不輕松,一是因為我不喜歡買半成品,喜歡從糧食的最原始狀態(tài)開始鼓搗。二是因為,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因此,做飯是不能糊弄的,需要細做。
所以,我認為,吃飯如人生,沒有可糊弄的時日。
男人做飯也是理所應當。你看,新婚時做飯想迎合妻子口味兒,得到表彰就極力表現(xiàn),再說,新婚夫婦均需要增加營養(yǎng),為繁衍后代而努力;有了孩子了,更需要增加營養(yǎng),你總不能讓產(chǎn)婦下廚吧?況且,還要研究哺乳期的營養(yǎng)餐呢!兒子要添加輔食了,這更需要研究了。什么一年內(nèi)不能吃鹽;什么不能吃有添加劑防腐劑食品;什么要多吃菜粥糜食;什么要均衡營養(yǎng),初生兒不能胖不能瘦等等,你不費心思,這些事就做不好。以后的時日,妻子產(chǎn)假到期,又上班又日夜照看孩子的,你營養(yǎng)上不去,怎行?!再說,你不做飯,讓誰做?
后來,你的做飯技術(shù)逐漸成熟,你成了妻子孩子公認的好廚師。孩子上了幼兒園,接觸了新生事物,他興奮異常,他魚躍騰跳,天天回家喊腿疼,你營養(yǎng)上不去,怎能行?!
上小學了,那么多作業(yè);上初中了增加了那么多學科,還要參加形形色色的戶外活動,還要過中考;高中了,那是拼命三郎的學段,飯食上你跟不上去,怎么能行呀?晚上孩子學習到12點才睡覺,你不加一頓營養(yǎng)餐,孩子的消耗怎么補回來?
這樣,男人這一做飯,就是小二十年。
等孩子考上大學了,留守的兩口子也到了該講究飯食的歲月。尤其是這時的小家里來了生活不能自理的雙方老人,他們身體有問題了,你不做飯誰做?這么繁重的體力勞動,男人不扛讓誰扛?
我就是這么過的,一直做飯,一過就是大半輩子。
我們這里說做飯的話題,是涉及有時間顧家的男人,沒有時間顧家的男人不在本文記述與討論之列。
前一段時間,微博上沸沸揚揚地討論“中國好男人”朱軍的只做飯不洗碗,認為洗碗是女人的事兒,有人譴責朱軍做的不完美。
其實,我認為這事兒,我看沒有誰對誰錯一說。
朱軍可以說是沒有時間做飯的人,但是,他一有時間就做飯,從來不讓妻子做,朱軍的妻子談到此事兒,幸福的臉上紅暈層疊。
據(jù)說朱軍最初學的就是單簧管,后來改行談人生去了,再后來主持春晚。但時不時也在電視上弄一曲子唱一段子,有時還帶著老婆一起唱,幸福無比。他深有感觸地說:我們有句老話,一個好女人,幸福三代人。
其實,這話不是沒有道理。你看女人一生的角色,她是女兒,她是妻子,她是母親,上要孝敬父母,中間要侍候丈夫,往下還要照顧兒女……是很偉大的。擔當?shù)呢熑魏土x務也多,所以,女人在家里至關(guān)重要。
但是,在封建社會,把女人定義為家庭中繞著鍋臺轉(zhuǎn)的“穿圍腰的唯一”的人,實為對女人之小看。但是,封建禮制把圍著鍋臺轉(zhuǎn)一事間接地列入三綱五常后,千百年來,男人坐下就吃抹嘴兒就走的現(xiàn)象是普遍的。似乎女人如此“偉大”,是和“侍候”緊密相關(guān)的,殊不知,這樣的認知后面透露著“屈就”和“卑微”兩個關(guān)鍵詞,所以,后來的日子,女人才爭取解放。
魯迅并不認為,女人天生就該“侍候”丈夫,那都是被逼的。法國女權(quán)主義者西蒙波娃說,即使最有同情心的男人,也無法完全理解女人的具體處境。她的名言是:“女人不是生下來就是女人,而是后來才變成女人”,她認為,女人作為妻子與母親的命運,是男性強加在她們頭上的。
其實,男女在家里的責任分好多,他感覺掙錢養(yǎng)家是責任,那他做的無可非議;她認為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給家人做好每一頓飯最重要,那她做得也對,反之亦然。
有人說做飯很容易,但如果給做飯前面加上“一輩子,那可就不容易了,就需要很強的毅力和精神了。怪不得有的科學家立項研究“兩口子生活在一起就變得有夫妻相”這個課題,我想里面研究資料的搜集,一定與兩口子同吃同住,性相近習也近有關(guān),契合是很神奇的。所以,做飯洗碗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其實也算生命中的大事了。
當然,也許有些不做飯的男人鄙視做飯的男人。當然這種男人不多,但一定有。據(jù)說,也有到家就吃,不好吃就摔碗的男人,那是另類。或者,在某些大男人的話語體系里,女人侍夫做飯是自然法則,我喜歡什么口味兒,你就該做什么口味兒,進而每頓飯都是挑挑揀揀,以支配者自居。這樣,從飯菜一事說開來,他居高臨下,大手一揮,給女人的所有行動劃出了限制范圍,這樣做出的家庭飯菜就變了味兒,也許家庭的幸福指數(shù)也減弱不少。
其實,有人提出做飯與洗碗到底誰來做這個問題。我認為,是不該提出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是無解的。因為,有時候也許是約定俗成,或簽訂家務活兒分包協(xié)議,從始至終,相安無事地這么過著,也能和諧;也許是自然選擇。
比如,還拿我的家庭說事,妻子承包洗碗,其實也不全是她看著我累,也是自然選擇,長期磨合的一種默契。我感覺我做的飯符合妻子的口味并經(jīng)常得到肯定,那么,我就樂于經(jīng)常做飯,并把飯做的有藝術(shù)性。妻子感覺她洗碗洗的比我洗得干凈放心,那她就對此活兒大包大攬,不準我做,而且還總是進行消毒處理。以至于形成家庭壯麗的奇觀:我做了可口的飯菜裝盤成碗后急于叫她來品嘗,就大聲喊話;她想馬上把我做飯的戰(zhàn)場打掃清楚,她就催促我快吃,甚至把所有的飯菜扣進我的碗里,光盤行動往往由我來做,以至于久而久之,身體還不算缺營養(yǎng)。
在我們家里,沒有感覺什么活兒應該是誰做的,也沒有感覺誰長期干這個活兒就應該覺得委屈。
妻子說,一個是你的妻子,一個是你的兒子你委屈什么?我模仿說,一個是你的老公,一個是你的兒子你委屈什么?這樣就達成了契合,家庭就有了核心價值觀中的一個詞:和諧。
說厲害一些,這其實是涉及到一個家風的問題,就是家庭文化的核心。世界和不和平,政治家說了算;家庭和不和諧,女人說了算。在一起時,柔聲細語地交談要比拉下臉子吵架有效;有困難時,相互扶持一起面對,總好過于逃避責任相互責難。這就是家庭文化,互敬,互愛,互幫,互助。做飯與洗碗,沒有應該與不應該,只有愿意不愿意。
一個好女人幸福三代人,一個好男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