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就是那指路的燈塔
常言道:養(yǎng)兒防老。
現(xiàn)代人說,養(yǎng)兒是建設銀行,養(yǎng)女兒是招商銀行。
可我卻說,母愛就是前方發(fā)著光的燈塔,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一
八十九歲的母親一頭栽倒了,就再也沒起來。
床頭上,兒子們給她開的降壓藥還有兩瓶放在那兒,下邊壓著的是只有小學文化的母親寫的一份簡單的遺囑。這張寫著遺囑的紙放在這里已經幾年了,上面壓它的藥瓶子換了不知多少;紙有些泛黃了,兒子們也早就看到了,內容都能背下來,但母親堅持要放在這里。
按照母親的遺囑,喪事從簡。但兒子們還是選了一塊好的墓地,把母親獨獨地葬在了那里。這也是按母親的要求,她不要和已故多年的父親合葬。我們都能理解只是擔心母親會孤單。
雖然葬禮后其他人都走了,剩下的是父母兩邊的近親屬,他們都勸兒子們要把母親和父親合葬,尤其是父親那邊的親戚們呼聲更高。
但兒子們舉起母親的那張放在她床頭柜的發(fā)了黃的遺囑喊著說,都別說了,我們必須遵照母親的遺囑辦事,誰再說就是對我們母親不敬!
兒子們舉起遺囑的這一刻,終于明白了母親為什么要把這張紙放在她的床頭柜上,一放就是幾年。原來是為了解除他們幾個兒子的麻煩,給親戚們看。她怕親戚們說服幾個孝順的兒子把她和那死了的風流老公合葬在一起。
大姑嘀咕著說,就是怕她在那邊孤單。
大哥大聲說,孤單什么?我媽這一輩子都自己一個走了過來,何況升天以后?我們在心里想,這樣她反而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也許她會碰到一個真正的好男人和她作伴呢。
就是,我們的母親那樣賢惠能干,美麗聰慧,他們本來想說,何愁升天后后面沒人追?但說出口的卻是,我們的母親已經習慣了一個人靜心走自己的路。其它兩個兒子接著說。
以后不許誰再在我們面前提起這事,那是對我們的母親大不敬,大兒子大聲喊著說。其他兩個兒子也喊著說,對。
送別的親戚看著這三個都是見過大世面,又有頭有臉的人發(fā)怒失態(tài)的樣子,嚇得都垂下眼皮,低頭不再多說一句。
兒子們想起了那個常常不著家的看似老實巴腳的所謂的父親的模糊樣子,走路一搖三晃,吃得大腹便便,滿臉的橫肉幾乎把他那小三角眼擠成一條縫?;氐郊揖屯采弦惶?,什么也不干,還用左得偏向的嗓子大聲吼叫著唱起嘶啞刺耳的民歌,每每這種時候,我們兄弟幾個恨不得一起上去把他狠狠地揍一頓才解氣。
可看看忙碌的母親,我們不想惹她生氣,只好把抓起的拳頭松開,把他房間的門關緊,然后去幫母親干活,陪母親說話。
自從我們三個懂事起,就沒再聽到父母的吵架聲。不懂事時,常常還聽到父母的大吵和打鬧聲,嚇得我們總是往被子里鉆,把頭蒙得緊緊的。
看到別人家的女人只要一叫,父親就會像個聽話的狗一樣搖著尾巴跑去給別人家干活。再在人家那里喝點小酒,吃點小菜,一搖三晃地回來。那時我們就想,就算是只狗也是自己家的人叫才聽話啊?不管自己家多忙,有多少事等著他做,回到自己家就是倒頭大睡,嘶吼著不堪入耳的民歌,吵死個人。
看著母親像個男人一樣忙里忙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只有她一人用瘦弱的身軀來頂著干。我們幾個兒子自小都很懂事地在一旁力所能及地幫助母親。成年后,就都像個男子漢大丈夫一樣,把家里男人女人們能干的活都搶著和母親一起干。放假時一起去外面工地搬磚,扛包什么的,掙錢貼補家用。
母親勤勞智慧,她把每一分錢都用到位,把父親在鎮(zhèn)上糧油加工廠里當電工的那點工資管得牢牢的。這才保證了在那個計劃經濟的年代讓我們能吃飽肚子,有學上。兒子多的家庭,糧食基本都不夠吃,母親會在別的女孩子多糧食富余的人家里,悄悄地用自家喂的雞或鴨換些糧食,盡量讓我們吃飽。不然,我們三個也不會長成大高個的。
記得那是國家剛恢復高考的八十年代,大哥考上了師專,是那種國家全包的中專(包學費、伙食費和住宿費)。要知道,那時全縣總共才考上三個中專生,這其中就包括了我大哥。上了師專,出來就是國家干部,一名教師。從此就能脫離農村,成為城里有工作的人。母親終于開心地笑了,我們一家人歡呼跳躍,高興得什么似的。
第二年,二哥又考上了財會學校,也是全包的中專。我們一家別提多高興了,母親喜極而泣,說感謝國家的好政策。要不然,你們可都只能當個地道的農民,一輩子圍著哪一畝二分田勞作,看天過日子。而現(xiàn)在,你們學校一畢業(yè),就是國家干部,還有工作,好好干還有更好的前程,每個月都有工資,母親我真是做夢也沒想到啊!
二
也就在那一年,不顧家的好色父親出去給一個舞女家拉電線,不知怎么卻沒有關總電閘,結果,父親觸電身亡在那個舞女家。我們都覺得很丟人,不愿去給他收尸。
周圍人都說這是報應,讓這個不顧家的色鬼燒成了灰。父親的花邊新聞很多,只要是女人有求,他可以不顧兒子們生病發(fā)高燒而推開堵在家門口的母親,摔門沖出去給人家?guī)兔?。我們兩個兒子要追出去把爸爸抓回來,母親伸手拖住我們,并對我們說,就當他死了,難道他死了我們就不活了嗎?阻止了我們和父親的打斗。然后,怒目圓睜地自己背起我向醫(yī)院跑,嬌小的母親,一路要跌倒幾次,兩個哥哥跟在后面幫著用手撐起我的腿,好讓母親省點力氣。
這樣的事例很多。從小學開始,都是母親給我們開家長會,這個所謂的父親甚至連我們上幾年級都不知道。就連兩個哥哥考上中專這件事,他也似乎是件和自己沒多大關系的事,只是對那些祝福的村里人說,這下兒子畢業(yè)后有錢給老子買煙抽了。
兩個哥哥狠狠地瞪著他說,你做夢。
我們的眼前仿佛又看到,多少次在傾盆大雨里,母親搶收,我們幫著搬;多少次,母親發(fā)燒,都舍不得去醫(yī)院,而是為了省下錢給我們上學和買好吃的;多少次,母親在油燈下為我們縫衣織布;多少次,母親用涼水沖洗面部,為的是能驅趕熬夜的瞌睡;多少次,母親天不亮就起床,為我們準備好早餐,再下地干活……
我們家的雞、鴨和豬,長得都比別人家的大,雞蛋就是我們兄弟三個的葷菜。逢年過節(jié),殺個雞或鴨,對我們來說就是奢侈品。所謂的爸爸還總是偷了家里的雞或鴨送給那些壞女人,我們幾個就悄悄跑去再從那個女人那里奪回來,他就會滿村的追著我們打。嬌柔的母親這時就會像下山的母老虎一樣,舉著菜刀,像瘋了似的追著他大罵,說你要是敢碰兒子,我會先殺了你,在自殺。這種日子,我早就不想過了,今天就一了百了。擺出一副要和他決一死戰(zhàn)的樣子,這樣他才會罵罵咧咧地住手,然后腳底抹油一般連滾帶爬地不知逃竄到什么地方躲著去了。
我們三個從小就很反感他。就像母親說的,人要臉、樹要皮一樣,是他讓我們在這個村里抬不起頭,無論干什么都總覺得比別人矮一截似的。要不是有母親慈愛的目光、精心的呵護和堅強的意志作后盾,還不知心懷仇恨的我們哥三個會變成什么樣。
慢慢的,母親不再指望他,遇事都是和我們幾個商量著。我們哥三恨得牙癢癢,多少次都想狠狠地打他一頓??赡赣H卻不容許,我們也只能在一旁咬牙切齒。
如今,這個讓我們蒙羞的、讓人不齒的所謂的父親突然死了,而且是死在一個舞女家里,不知是該慶幸還是該悲哀。
最后,還是父親單位出面,那個舞女出錢,才給爸爸下了葬。他被埋在很遠的一個半山坡,據說那里是母親常常躲著哭泣的一個無人去的僻靜荒地,他就被葬在那里,被母親的淚水洗滌和抽打著……
三
幾年后,我順利考上了大學。從那時開始都要自己出學費、生活費和住宿費,我很擔心家里沒錢供我上學。
可母親笑著說,你兩個哥哥都工作了,他們的工資供你上大學,放心去吧。我如愿到了名牌大學,成了我們那個地方的第一位大學生。也是走出本地到外省去就讀的第一個大學生。
大學畢業(yè)后,我被留校當了老師。母親那天一會笑一會哭,對兩個哥哥說,我們家終于熬到天亮了。兩個哥哥也激動地哭了,又接著笑了。
我工作后每個月的工資除了留一點自用外,其它的全都寄回家給母親。兩個哥哥自從工作后,所有工資也都交給母親。
后來大哥和一起上中專分在一個學校的同學結婚,住單位宿舍。領結婚證前一晚,母親嚴肅認真地對大哥說,兒子,以后你每月的工資要交給你老婆;人家女孩子和家庭看上我們這樣有你爸爸這種道德敗壞、不知廉恥和好吃懶做的人家,是你和我們家的福氣;你一定要珍惜,要好好對待人家;多干點活累不著,你看你媽干了一輩子,這不是越干越精神?別忘了我們是農村出來的,要用心去疼老婆,家和才能萬事興的;千萬不能學你爸爸。否則,我寧愿不生你們,或自己撞死在你們面前。記住,我說到做到的。我們都知道,母親一直以來都是個說到就做到的人。
大哥盯著母親的雙眼,用力地點點頭說,媽,您放心,我知道的。
婚后一年,學校給他們雙職工分了房子,他們就搬進新房里開始了自己的生活。又過了半年,大嫂生了個兒子,母親就到城里給他們帶,一家人和美安樂。
又過了一年,二哥也和經人介紹和在醫(yī)院里工作的醫(yī)生結婚,住在二嫂單位分的房子里。領結婚證前一晚,母親同樣嚴肅認真地對二哥說了對大哥說過的那番話。
二哥看著母親的眼睛,狠狠地點著頭說,老媽,您放心,我知道。
兩年后他們也生下個兒子,大哥的兒子剛好進托兒所。母親又跑過來給二哥帶孩子,一家人和睦幸福。
三年后,我也在單位分到了房子,和學校的同事從戀愛到結婚,領證前一天,媽媽親自跑到我那兒,也同樣對我嚴肅認真地重復了給兩個哥哥說過的一樣的話。我們過上了自己的小日子,生活平靜安逸。
每次給母親打電話,她都會重復著對我說,在家勤快一點,千萬別學你那個埋在地下的父親。記住。
我都會立即用堅定的口氣對她說,我不會那樣的,請媽媽放心。
媽媽這才高興地說,這才是我的兒子,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通完電話,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兩個哥哥的小日子過得不錯了,原來都少不了媽媽的千叮嚀萬囑咐。
我的孩子也是媽媽給帶的,妻子的母親死得早,媽媽對她比對我還親,有時還真有些妒忌。
母親發(fā)現(xiàn)后就說我小心眼,妻子笑得樂開了花……
四
很快,我們的孩子都上了小學,媽媽也老了,她要求回到自己的老家農村去。我們幾個就商量著偷偷給母親裝修了那老房子,然后才送她回去。
回到家,打開門后她還以為走錯了門,退出來看了很久才說,我沒走錯呀?怎么突然變樣了呢?
我們幾個笑彎了腰,她這才明白過來。沉下臉說,你們就知道亂花錢,難道不知道自己家還有小孩子嗎?我一個老婆子要住這么好的房子干什么呀?說不定那天眼睛一閉,這不就是浪費嗎?
我們從身后一邊推著她往家里走,一邊笑著說,老媽,在那么艱苦又孤獨的日子里,你不但養(yǎng)大了我們,還把我們都送進了學堂,又給我們帶大了孩子。我們現(xiàn)在就希望你住得好、吃得好,長生不老。
她不停地笑著,嘀咕著,兩個嫂子去了廚房做飯,我們把她按在新買的沙發(fā)上坐下,她看著這煥然一新的家,眼里噙滿了淚水,站起來顫抖著用那雙粗燥的雙手撫摸著每一件新家具和擺設。
村里人都來看她,大家夸她現(xiàn)在真是有福氣,要好好享兒子們的福。她激動得直點頭。
大哥和二哥都已是單位中層領導干部,我也是系主任了,二嫂已經當上了醫(yī)院的大內科主任,我妻子當上了教研室主任,大嫂當上了學校副校長。這些都和我們哥幾個愛家顧家,在家主動承擔家務和教育孩子分不開。我們始終忘不了母親的教誨,要做一個好丈夫、好父親和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兩個哥哥幾乎每個周末都要開車回鄉(xiāng)下在家里陪母親過周末,給母親買好幾天的菜和肉。再親自燒一桌菜陪她吃,下午陪她打麻將,看著她臉上的笑才能滿足。
嫂子們還有我妻子都包攬了母親的四季衣服,把母親打扮得年輕高貴,看著就是個有福的人。
時光飛逝,如今,大哥是單位黨委書記,大嫂調到其它學校當副校長;二哥是單位一把手,二嫂已經是醫(yī)院業(yè)務院長;我也是學校副校長,妻子還是教研室主任。我們的兒子都考上了重點大學,一個比一個獨立自主;大的已經在申請全額獎學金出國留學了,那兩個小的也正在考托福和雅思什么的,相互之間還較著勁呢,說要走向世界,出去后要把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等引進回來,讓祖國更加強大和繁榮。
我們的媽媽卻對他們說,孫子們,要注意身體,不要太爭強好勝,你們還年輕,要慢慢來。
可他們三個都笑著說,奶奶,要是慢了就被這世界給淘汰了。
母親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一手搖著蒲扇,咪著一雙深陷在眼窩里的大眼睛說,小家伙們,別忘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
他們三個早都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玩了。鄉(xiāng)下的地方大,空氣好,還有雞呀,鴨呀,狗呀和牛呀什么的,他們整天嘴上叫著學習、出國留學、要走向世界什么的;但腿卻不停地往外跑,不是追著捉雞或鴨,就是上樹掏鳥窩,忙得不亦樂乎呢。
只有母親咪著眼睛還在追隨著他們的身影,咧著嘴巴笑個不停。仿佛看到了童年的我們似的……
五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我們兩個哥哥在每個節(jié)假日都會回家,我每年最少也回來兩次。孩子們只要放假,就都不約而同地回來看她。以前在村里,我們家是被人家看不起的人家,是那些大人們教育小孩子,尤其是教育男孩子們掛在嘴邊的反面教材??涩F(xiàn)在,我們家是這個村上,乃至周邊地區(qū)人人羨慕的子孝家和的典范,變成了大家掛在嘴邊教育孩子們的正面教材。
母親滿足地看到了她的重孫。在她八十五歲時,她就寫下了那份遺囑,一直放在她的床頭柜上,不讓任何人動。
直到八十九歲高齡,她才一頭栽倒再也沒有起來。所有的生活一直都是自理,八十五歲那年,才拗不過哥嫂們的央求,要了本村一個遠親晚上來陪她睡覺,白天陪她聊天打掃衛(wèi)生做飯什么的。
她的長壽秘訣可能就是愛動,閑不住。不是有句名言說生命在于運動嗎?辛苦操勞了一輩子的母親,到老了即便是有福氣有條件請人伺候而坐享清福,可她老人家還是不改初心,一切自理。
她時常笑著對我們說,孩子們,媽很滿足,你們個個都很爭氣,也很孝順,媽現(xiàn)在的日子簡直就是神仙過的日子,要是能再像神仙一樣長生不老那該多好啊?
媽說的這些話在我們哥幾個的耳邊時不時地回響著,讓我們自省、自勉、戒驕戒躁,為官一任,一身清正。我們時時提醒自己,要記住自己是個農家子弟,是國家培養(yǎng)和造就了我們,要對得住頭上的這頂烏紗帽,對得住百姓,擔負起自己肩頭的責任;做一個人民愛戴的好官、好夫和好父;讓媽媽她老人家在九泉之下安心!
如今,母親走了,可她的愛卻如燈塔一樣,繼續(xù)鼓舞和鞭策著我們,并照亮了我們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