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那些年,那盞燈(散文)
一
“在這人世,燈光是不會滅的。”寄予了巴金對燈和光明所持有的堅定不移的信念。燈,是種照明工具,同時,它也是人們在黑暗環(huán)境下的唯一精神支柱。
在歷史的長河中,是小小的燈盞在無盡的黑夜里挑旺萬家燈火,照亮人間冷暖?!凹t燼自凝清夜朵,赤心長謝碧紗籠”是盛放在唐代詩人齊己筆下一盞燦若花朵般的燈;“燈盡語不盡,主人庭砌幽”、“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則見證了摯友挑燈共敘衷情的無限喜悅;“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則表達了詩人約客不至的落寞與孤寂……
燈,在我的生活中,也曾寫下雖不濃重卻也深情的一筆。
二
一次,從老家回來,坐在車里,兒子一副極神秘極興奮的樣子,說有件寶物給我看。他邊說邊往書包里掏,誰知,愈是小心翼翼愈是著急,愈掏不出來,捯飭了好大一會兒,就在我有點失去耐心的時候,兒子讓我閉上眼睛,“請看——”伴著兒子十二分的得意,我睜開眼,原來是一盞桶狀的手提燈,金黃的顏色,像個超大號的銅鈴鐺,別的,我沒看出什么特色。
看著窗外怒放的春色,我屏蔽了兒子滔滔不絕的炫耀聒噪,貪婪地看著路邊草坪上那于春風中招搖的黃燦燦的迎春花,心便如花兒般輕舞飛揚。那些迎春花有的一叢叢似從地里冒出的噴泉一般,舒展著修長的腰身一個勁地向四周迸濺;有的如瀑布一般,浩蕩著一瀉千里之勢,把路邊的碧綠草坪噼里啪啦一路點燃,將春天的號角喊得震天響。
一路上,兒子把玩著那手提燈,寶貝的什么似的。一會兒倒立著放到車前的平臺上,暴曬在陽光下,一會兒又拿在手里將提手拉出來推進去。對新鮮的東西愛不釋手是兒子一貫的作風。
一天中午,從學校食堂吃完飯回來,火紅的大太陽燈籠般掛在空中,有股要把大地烤化的架勢,盡管我打著傘,腳步匆匆,還是被太陽烤得難受,衣服也被汗水浸濕。
白花花的陽光將整個院子照得刺目,我快速將院子里的塑料盆、塑料桶以及繩上晾的衣服一一收到屋里,剛要將這一片火熱關到門外,卻一眼瞥見兒子的寶貝燈竟放在院子里的水泥地上,暴曬在陽光下?!斑@孩子,晚上用燈,大白天怎么還把燈放在外面?是要照太陽嗎?”我心里這樣想著。就在我彎腰將其拿起的一瞬,那朝上的黑亮的底面上幾根金黃的絲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晃閃著我的眼,我終于看出端倪。怪不得兒子整天有事沒事把燈拿進拿出,原來燈的底面上鑲嵌著一塊小巧的太陽能光板。的確高科技!難怪兒子這么寶貝。
后來,聽孩子爸爸說,上次回老家,兒子就一眼看中了老家新添的這樣一把手提燈,便央求爺爺去買,結果,商店里賣完了,熱心的店主許諾說下次一定給留一個。兒子只好期待著,這次回家終于如愿。
晚飯后出門遛彎,兒子拿著手提燈在人前照來晃去,誰遇到都會詢問一番,聽完兒子的敘述,大家一致發(fā)出這樣的感慨:“這才是一盞好燈,不用充電,不用裝電池,不花一分錢……哪里買的?”兒子便極為得意卻低調地說:“在老家買的?!?br />
看著兒子的太陽能式手提燈,我眼前的景象漸漸模糊,一盞散發(fā)著黃暈的煤油燈在不遠的黑暗處搖曳……
三
小時候,我們一家八口圍坐在飯桌旁,在昏暗卻溫暖的燈光下,勞累了一天的爹將地瓜干玉米糊糊盛八碗,一一遞給我們,我們就著清炒茄子或土豆片吃得香甜。誰喝完了,呼一聲:“爹,盛上!”要么什么也不說,把碗向爹眼前一伸;要么就是還沒來得端起碗,爹盛著飯的勺子早已伸過來。
一天,爹不在家,小妹自告奮勇地說:“今天我當爹!”在大家的喜笑聲中,妹妹美美地坐到爹的位子上,給我們盛飯、遞煎餅,一頓飯,妹妹忙得不可開交,等我們吃完,她竟連口囫圇飯都沒吃上?!鞍パ?!這個爹真難做!”妹妹發(fā)出由衷的感嘆。自此,妹妹再也不提當爹的事。我們很是奇怪,爹是怎么做到吃飯、盛飯兩不誤的。我們更是難以理解爹是怎么做到年年如一日的。
娘身體不好,打我記事起,就一直病著,爹習慣了照顧我們一切,我們也習慣了爹的愛疼。爹從不閑著,即便吃飯也是如此。
盛完飯的爹又開始給我們拿煎餅,爹總是按各人的飯量一一卷好遞給我們,我們小姊妹三個都是每人一塊,爹卷好后總不忘把前面不齊的一端咬去一口,好讓我們吃起來方便。
當我們大了的時候,爹不再給我們卷煎餅,而是直接遞給我們,我們要多少爹就給多少。對于小孩子,爹還是習慣給卷好,然后把不齊的一頭給咬齊。
記得有一次,爹為小外甥女卷煎餅,卷好后,習慣地將一端咬去一口,結果,小外甥女大哭,說姥爺嘴不干凈。爹訕訕地笑笑說:“姥爺重新給卷?!本驮谕馍鸵患胰搜郯桶偷乜粗褷敯鸭屣灳砗茫馍焓謩傄舆^來的一瞬,爹竟又一口咬下去。這次,外甥女的表情真是豐富到驚人,先是期待,繼而是平靜,然后是錯愕,最是絕望地大哭。在我們大家不可思議的感嘆和責備中,爹幡然醒悟,以致臉都有些紅了,更加訕訕地說:“姥爺老了,不中用了?!比缓?,忙不迭地說:“這次,姥爺保證不再咬?!本驮诖蠹乙詾榻^對不會有事開始投入吃飯的時候,外甥女更加絕望的一聲哭喊,讓我們止住吃飯一齊把目光轉向爹,原來,爹又重演了剛才的一幕。
那晚,不論爹怎么保證,外甥女都不再讓爹卷煎餅。當時,我嘴里正嚼著一口煎餅,本來香噴噴的玉米煎餅,此時,酸酸澀澀,在嘴里碎成一口干澀的渣,再也咽不下去,借著昏暗的燈光,我轉過臉,擦掉即將滑落的淚水。是啊!那是爹半輩子的習慣,怎能說改掉就改掉呢!那可是蓄滿爹對我們姊妹幾個滿滿愛疼的一個愛的舉止啊!
晚飯過后,我們姊妹幾個在如豆的煤油燈下寫作業(yè),有風吹來,那燈火便明明滅滅,當感覺燈不夠亮的時候,我們知道又有燈花了,便爭相用鉛筆尖學著娘的樣子,將火焰里那如花的燈芯挑掉,燈便瞬間亮了起來,我們又重新投入學習,知道爹的目光不時追隨著我們,我們便不敢背負“點燈熬油”的罪名。
那時的晚自習,人人端著一盞自制的煤油燈,兩節(jié)晚自習下來,鼻孔里都是黑的。煤油燈火焰外露,要是有風吹來,常常將燈吹滅,要么就是燈光搖擺不定,根本沒法學習。我們便用稍微硬點的本子封面卷一個和煤油燈一樣粗的紙筒,用漿糊粘住,并在側面留一個洞,套在燈上。如此,便可高枕無憂地投入學習。那時候,我們很為自己的發(fā)想創(chuàng)造得意。這樣的小發(fā)明,總會瞬間在班里傳開,有做的不是很科學的,要么紙薄了,要么紙筒卷粗了,風一吹,燈罩偏斜,紙筒著火,學習投入的同學燒了眉毛頭發(fā)是常事。
猶記得,不管白天多么勞累,爹娘都會點著一盞燈火等著我們晚自習歸來,那時的夜晚特別黑,辛苦了一天的人們都歇息了,整個村子看不到幾家燈亮。偶爾有幾聲狗叫,讓夜晚更顯寂靜、幽暗和恐怖。放學路上,我們幾個同學幾乎是小跑著一路回家的。一開始,人多,膽子稍大些,越到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人,那份恐懼直至跑到家門口時才放下,看著黑暗中院子里那絲微亮的燈光,我的心便溫暖一點,再溫暖一點。爹娘點亮的不單是一盞煤油燈,更是照亮我回家的心燈。
其實,人類的發(fā)展史也是一部燈的發(fā)展史,一直陪伴我的煤油燈即將離開歷史的舞臺。
四
沼氣燈曾在我家曾駐扎過一段時間,那時,村里號召挖沼氣池,自古以來對新興事物極感興趣的爹積極響應大隊的號召,率先在家里挖了個沼氣池,并安裝上一系列做飯照明設施。沼氣可謂純綠色工程,不僅可以凈化環(huán)境,而且可以能源利用。后來,總有人在沼氣池中遭遇危險,加上比較費力、占地方,所以,不久,很多沼氣池被填埋,沼氣便鮮有人使用。
有一年,大隊部傳出一個爆炸性新聞——村里要通電了!果然,幾天的功夫,村子里通上了電,并安上了電燈。那時,電燈在老百姓的眼里是何等的神奇,不用火柴,一拉開關,滿屋子燈火通明。人們開始發(fā)自肺腑地感恩愛迪生這一偉大的發(fā)明。“電燈電話、樓上樓下”這句父輩就在傳講的神話似乎不再遙遠。猶記得,娘在說這句話時的樣子,無限感慨在布滿滄桑的臉上閃著光,那是不可思議變?yōu)楝F實和對時代進步的萬千感慨!
如今,燈具商城里各種各樣的燈飾琳瑯滿目,什么云石燈、水晶玻璃燈、布藝燈、陶瓷燈,它們以自己獨特的材質彰顯著燈具的獨特魅力,點亮人們的品質生活,給人帶來新的視覺享受,吸引和回應著顧客顧盼神飛的眼神。大街上,各色霓虹燈和車燈將夜晚匯聚成一條條流動的河,讓城市的夜晚盡管少了白日的喧囂,卻也流光溢彩,熠熠生輝。
每當夜幕降臨,看著遠處樓上像繁星一樣美麗的點點燈光,我的眼前總會浮現出那些年的那盞燈,我卻越來越懷念鄉(xiāng)村漆黑的夜晚那盞煤油燈,如豆,如螢,卻如陽光般明亮,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