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西江千戶苗寨游記(散文)
2016年1月31日下午,我們游覽完荔波小七孔景區(qū),時間已大半下午了,然后乘大巴趕往下一個游覽景區(qū)——黔東南西江千戶苗寨。由于途中遇到堵車,我們趕到位于雷山縣的千戶苗寨時,已經(jīng)暮色蒼茫、萬家燈火。進入苗寨,安頓好住宿,然后用餐,享受苗家的貴賓待遇——長桌宴。
長桌宴安排在白水河右岸的一家餐廳,進入餐廳,一條長桌足足有十五六米長,上面已經(jīng)擺滿了各種菜肴,乍一看,相當排場壯觀。導游說,本來還安排了“攔門酒”環(huán)節(jié),但因為時間比較緊張就省卻了?!皵r門酒”是苗家迎客的一種隆重儀式,但因為客人一進門就敬酒會讓人吃不消,所以取消也不遺憾。我們剛坐好,就有苗人過來分發(fā)紅皮雞蛋,每人一個。在進寨子之前,導游已經(jīng)講過,這紅皮雞蛋要用額頭碰破了皮再吃,寓意鴻運當頭。我回過神來,見許多旅友已經(jīng)開始吃雞蛋了,個個額頭上都留有一個紅印,像過節(jié)給小孩子點的妝似的,令人忍俊不禁。菜肴主要有米豆腐、臘肉、豆芽、木耳,以及主菜酸湯魚,還有一些不認得的菜品。酸湯魚正在小爐子上熱著,冒著騰騰熱氣。還準備了米酒。宴席開始,幾位苗族少女唱著敬酒歌兒敬酒,歌兒的內(nèi)容在車上導游已經(jīng)唱給我們聽了,否則根本聽不明白,大意是:遠方的客人來到苗家,請喝一碗酒,能喝喝兩碗,不能喝喝三碗……一起陪同敬酒的是男人吹奏蘆笙曲,音調(diào)特別,頗為熱鬧。關于蘆笙早就聽過,也在電影上見過,知道是竹制樂器,但親眼所見還是第一次。輪到姑娘敬我酒時,我擔心不喝她們會強灌,便乖乖地喝了一杯,感覺這米酒的味兒跟我們喝的白酒相去甚遠,似乎沒什么勁兒,但據(jù)說這酒有后勁,“見風倒”,于是,我就沒敢多喝,只是喝了幾杯便作罷。
那個酸湯魚的魚像北方的鯉魚,肉質(zhì)鮮嫩,沒有一絲泥腥氣,大家都很喜歡。所謂的酸湯也并不是很酸,這道菜不愧為苗寨的招牌菜。長桌宴結束,導游帶領我們?nèi)ビ^景臺看苗寨夜景,我們乘電瓶車爬上盤山公路,不久就來到了右岸山上的觀景臺,站在觀景臺上抬眼望去,峽谷對面的山坡上依山而建的密密麻麻的吊腳樓里已是萬家燈火,從山頂一直延伸到山下,就像晴朗的夜空天上的繁星一般閃爍,美極了。
夜里,由于客??照{(diào)不能用,蓋一床被子便有點冷,這是出人意外的,還真的不大適應呢。休息前我見房間內(nèi)有空調(diào),要求店主打開,但店主說因為缺電空調(diào)不能用,即使這樣,還常常停電呢。果然半夜里我起來上廁所,開床頭燈不亮,還真的遇到停電了??磥磉@苗寨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需要改進。
第二天早飯后自由活動,我們先是參觀了街景。石板街兩側(cè)眾多的商家開始準備早餐,品種之多令人眼花繚亂,其中有打糍粑的,比較有趣。一個中年男人在店門口舉著一把木錘在一個石臼內(nèi)反復打著一種白色的食物,跟面團似的,卻又跟面團不同,黏糊糊的。中年男子打一下,糍粑就黏在錘子上,扯得老長,但他卻能錘起錘落瀟灑自如。我有點好奇,要求自己也打一下試試,中年男子有點懷疑地把錘子給了我。我拿起錘子剛一錘子下去,錘子卻被糍粑黏住了,拿不起來了,費了好大勁兒才掙脫出來,再次打下去,又拿不起來,眾人哈哈大笑。原來這打糍粑用的是巧勁兒,一味硬來是不行的,即使累死你也打不好。據(jù)了解,這糍粑是苗人過年家家必備的美食,類似于漢人過年吃餃子,原料是糯米,煮熟后趁熱打才能打出好的糍粑。糍粑打好了可以蘸著白糖等佐料吃,柔軟爽滑,風味獨特,也可以壓成小餅,炸了吃,烤了吃均可,還有打酥餅的,類似打糍粑,是以花生為主料的甜品。見兩個男人舉著錘子你起我落,像鐵匠打鐵似的,頗有節(jié)奏。沿著石板街一路走來,我們聞著各種小吃的美味,十分后悔在客棧用了早餐,否則非品嘗下不可。
過了風雨橋,我們沿著狹窄的街道打算再上觀景臺,半山坡遇見一家正在建設吊腳樓的苗家,吊腳樓高大的框架已經(jīng)豎起,全部是實木的。第一次見到造吊腳樓的,很是好奇,就駐足細細觀賞了一會兒。據(jù)說,苗家的吊腳樓分平地和坡地兩種,一般三層四榀三間或者五榀四間。一層多是放置雜物,飼養(yǎng)牲畜;二層為人居住,分客廳、堂屋、臥室、廚房等,尤其是堂屋外還設計個“美人靠”,苗語為“階息”,主要是供家人納涼、休息,以及女眷繡花等用途,非常獨特;三層主要是放置糧食,以及其它生活物資。
到了觀景臺,再看白天的苗寨風光,與夜間截然不同,只見白水河兩岸山坡上一色黑瓦木墻鱗次櫛比的吊腳樓一家連著一家,一眼望不到頭,景象非常獨特壯觀。據(jù)說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苗寨,有1400多戶,6000余人,因此有“苗都”之稱,此時有的苗家還有縷縷炊煙升起,吊腳樓上空飄著一層淡淡的薄霧,給千戶苗寨披上了一層虛幻的外衣,像海市蜃樓似的。
下了山,我們又來到苗寨博物館參觀,我見過戴頭飾的苗女,對苗女的頭飾比較感興趣,覺得與別的少數(shù)民族女孩頭飾完全不同,非常美麗大方。苗族姑娘戴的銀飾品全是銀子打造的,這一點非常奇特。盛裝的苗族姑娘頭戴高高的銀花冠,下沿圈掛銀花帶,花帶下垂著銀花墜,脖上有幾道銀項圈,胸前戴銀,背后披銀,還有許多小銀鈴,走起路來叮當作響,特別引人注目。苗族姑娘們佩戴銀飾以大、重、多為美。據(jù)說,苗家女孩佩戴的耳環(huán)最重的競有4兩,而頭上的鳳冠重達4斤,倘若把全身的銀飾加在一起,足有二三十斤重。苗族銀飾的種類多得驚人,僅頭飾就包括銀角、銀扇、銀帽、銀圍帕、銀發(fā)替、銀插針、銀頂花、銀網(wǎng)鏈、銀花梳、銀耳環(huán)等種類,胸頸飾包括銀項圈、銀壓領、銀胸牌、銀胸吊飾等,還有鏤空雕花的手鐲。富裕家庭的苗女自不必說,即使出身一般家庭的苗女,出嫁時家里也會為她置辦一套像樣的頭飾,此外,苗女的嫁衣也頗為講究,在進苗寨前我們參觀凱里一家博物館,親眼見到部分苗女的繡衣展品,有的母親給女兒繡一件嫁衣要花幾年的時間,繡的圖案有明繡,暗繡等多種繡法,繡的圖案精美絕倫,令人眼界大開、嘖嘖贊嘆。這哪里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啊,分明就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苗族男女青年戀愛的方式也令人好奇,他們的戀愛方式叫“游方”。深夜后,苗寨男女青年成群結隊地在游方坡、游方坪、風雨橋、田間、樹蔭下等地對唱,這時候的對歌往往是小伙子用歌聲贊美姑娘的美麗、聰慧等,把一切贊美之詞都拿出來,以贏得姑娘的好感。姑娘被小伙子的誠意打動了芳心,就表達出非他不嫁的心意。
苗族青年“游方”式戀愛很自由,男女青年只要彼此了解互相有了愛意,他們不管父母同意還是不同意,就私下約定好了時間,男方家則通過“偷親”的形式,把女孩子悄悄地約出來,然后迎娶回家。等到男方家辦完婚宴生米煮成熟飯之后,男方家會準備一百二十斤米酒、一百二十斤糯米、一百二十斤肉、一百二十斤菜以及雞、鴨等重禮到女方家來認親。雙方借酒抒情對唱酒歌,親家關系從此就開始建立了。至于各種禮品為什么要湊個120斤,里面肯定有講究,只是我們不了解罷了。
出了博物館,附近不遠處的演藝廣場上的跳蘆笙表演又開始了,因為我們還有下一個景點要去參觀,時間不允許,便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