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城人生
我小時候最喜歡玩的游戲就是“沖城”。雖然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孩子管這種游戲叫什么,但我相信在華南這塊土地上,在三十年前,許多小孩都有過類似的玩法。
所謂“沖城”,就是在地上畫一個類似“己”字形的回環(huán)式“城堡”。在這個“己”字形的回環(huán)式“城堡”的左下角和左上角各畫上一個半圓,以作“暫駐地”用;游戲人數以兩個人為起,無上限,平均分為甲乙兩方,各自為營分別占一個“城堡”。兩軍對壘,一部分成員沖出“城外”伺機占領對方的“堡壘”;一部分留守“城內”防止“敵方”的進攻,雙方以占領對方的“司令部”為目標,占領者勝出,被占領者宣告失敗。因為須攻破防守,占領對方城堡,因而得名“沖城”。
這種游戲很耗時,所以我們常常選擇在放晚學后進行。
游戲開始前,我們會推選出兩個力氣較大或是較有主見的“頭目”猜拳挑人。一般情況下,那些長得高大的小伙伴總是先被挑走,最后剩下的都是些年紀小或者如我這般體單力薄的弱勢群體;如果人數是單數,那就兩個弱勢“羔羊”抵一個身堅體壯的“大將”。分好陣營,再選城堡。因為地勢有優(yōu)劣之分,城堡也要用猜拳來決定。入了陣營,選好城堡,游戲便正式開始了。
而雙方的“頭目”在挑選人的時候,那些被挑中的戰(zhàn)將們早已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待“開始”一聲令下,雙方的好戰(zhàn)分子便迫不及待地沖出城“城堡”,意欲攻占對方的“司令部”,而對方也留下孔武有力的主力干將,在自家的各個敵軍必經之路或咽喉要塞攔截。一時間,沖城聲、拉拽聲、拖扯聲、嚎叫聲、嬉笑聲、對罵聲此起彼伏,被推拉的尖叫聲、身陷險境的求助聲、防御成功的歡慶聲不絕于耳。參加游戲的人無一不全身心地沉浸在游戲的歡樂當中,忘記了時間、忘記了作業(yè)、忘記了肚餓、忘記了回家,而家長們總能在很遠的地方就聽到自家孩子的叫喊聲了。
夜幕降臨,各家炊煙已絕,家長們便從不同的方向來尋自家的孩子了。有的站在坡頭扯著嗓子喊著誰誰誰:“回家吃飯了!”,有的委托他人交代某某某:“你媽叫你回家吃飯了哦——”,有的持根做笤帚用的細竹枝,悶聲不響地走到自家孩子的跟前,猛的一個“竹筍炒豬肉”,那個挨打的正玩得起勁,還以為是同伴捉弄的呢,想回頭狠狠地反擊一下,卻猛然發(fā)現站在跟前的是自家老子,只得灰溜溜地撿起丟在一旁的書包,提心吊膽地跟著罵罵咧咧的那個人回去了。一場玩得酣暢而又驚心動魄的游戲就這樣在“回家吃飯”的統(tǒng)一號召下戀戀不舍地結束了。
每一次,這個游戲總會是在一陣陣歡呼雀躍中開始,在意猶未盡中結束。那未盡的意,哪怕是過了幾十年,至今想起還能忍俊不禁,回味無窮。
而這個游戲之所以能讓我反復品味,不僅僅在于它是童年的萬般美好,更有著成人世界的無言復雜——
人這一輩子不是一直在玩著“沖城”嗎?小時候玩它,它是個游戲;長大后玩它,它變成了現實——對婚姻如此,對事業(yè)亦如此——人生大抵如此。就像錢鐘書先生說的:“人生是圍城,婚姻是圍城,在城里的人想沖出來,在城外的人想沖進去?!鄙钊牍撬璧亩匆娮屛腋袊@不已。
但是,回過頭來看看,有多少沖過“城”的人心里是真正開心快樂滿足的?你在“城”外,只嫉妒你所聽到的“城”里的好,聽不到“城里人”的苦惱;你站在“城”里,只羨慕你所看到的“城”外的好,看不到“城外人”的無奈。所以這些人沖了“城”之后,并沒有得到快感和滿足。
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沖城人”,他們在“沖城”前或抑郁或期待或糾結,經過了一番用心力、精力和財力編結的艱辛奮力“沖城”之后,他們的抑郁、期待、糾結并不因為得到“沖城”而有所改變,他們會在進入新的“城堡”之后翹望另一個沒有進入過的“城堡”。至此,成人世界的“沖城”跟孩提時候玩“沖城”時的歡快再無半毛錢關系。苦惱著從這個單位跳到那個單位的“跳蚤”們,從這場婚姻跳到那場婚姻的“跳蚤”們,恐怕再難尋到當年游戲時的無憂無慮了!
所以我常常思考:為什么人們喜歡“沖城”呢?大抵是因為欲望所致吧?!兜茏右?guī)》教導廣大大清子民“居有常,業(yè)無變”,這與現代人的“沖城”觀念恰恰相反?!皼_城”到底好不好呢?我想這應該沒有什么定論,只不過要看當事人是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以及所處的生活狀態(tài)去面對的?!皼_城”前清清楚楚地明白自己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生活需求、人生目標,然后再決定到底沖還是不沖,這樣的“沖城”才有意義,否則一定會后悔,會不開心。只是這理論放到生活中,只有少數很理性的人能參透,能做到,而大多數茫茫于世的人,是悟不透做不到的。
而我,每當站在人生滾滾紅塵的十字路口猶豫躊躇時,總會不自覺地想到當年孩提時玩的“沖城”游戲,只是現在,不管后悔與否,我再也無法從眼前的“沖城”中尋找到一絲絲幾十年前的酣暢淋漓了。
想到這里,不由心生哀戚——生活中太多的復雜因素,讓我們很難再回到那個僅僅因為快樂而為之的單純的沖城年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