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荷·心愿】黃山游記(征文.散文))
2015年1月1日,我們從濟南出發(fā),坐了八九個小時的大巴車,于暮色蒼茫時分抵達了安徽黃山腳下的湯口鎮(zhèn)。
翌日天蒙蒙亮,我們就起床,洗漱,用餐。太陽尚未露臉,我們已經(jīng)抵達湯口汽車轉(zhuǎn)運站,準(zhǔn)備在這里乘汽車進山。
本來以為我們起得夠早了,想不到汽車轉(zhuǎn)運站已經(jīng)人聲鼎沸,十分熱鬧。八點左右,我們乘坐的中巴車上路了。汽車經(jīng)過黃山南大門,不久就開始爬盤山公路。盤山公路不寬,似乎剛剛能錯開車,中巴車左轉(zhuǎn)右拐,我們像在懸崖邊跳舞,有點驚心。當(dāng)車窗外的翠竹漸漸地稀落,黃山松成為山上主角的時候,我們到達了云谷寺。下了車,領(lǐng)隊說,咱們乘纜車上山,這樣可以保存些體力,山上那么多景點走下來可不容易。下午四點咱們慈光閣集合下山。我們一起來的游伴中有幾個體力好的年輕人選擇了爬山,他們準(zhǔn)備晚上在山上過夜,第二天早上看日出。由于正值元旦小長假,黃山游人較多,我們排了半小時隊才上了纜車。
隨著纜車的逐漸升高,黃山美景就像一幅畫卷徐徐展開。纜車最初經(jīng)過的石坡上,松樹比較多一些,像人工栽種的一般均勻??墒悄敲炊妇氖律先苏玖⑸星依щy,也不知道人們是如何爬上來栽樹的。當(dāng)然也不排除這些松樹是自然生長的??茨谴渚G的松葉,表明它們活得還算滋潤,而且姿態(tài)挺拔直立,像威武的士兵迎接游客的光臨。還令我感到不解的是,石坡上基本無土,松樹們是怎么活下來的呢?與我同纜車的一位游伴說,黃山一年之中雨霧天氣接近300天,不缺水分,再說黃山松根系比較發(fā)達,能扎進很深的石縫里吸收養(yǎng)分,所以它們才能長得這么好。我點點頭覺得有道理,心里道,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br />
到白鵝嶺,下纜車,只見周邊奇峰森列,怪松滿眼,景色罕見。領(lǐng)隊說,我們今天碰到個大晴天,一點云霧也沒有,觀景太便利了。如果遇到大霧天,就只能“低頭看路,抬頭看霧,兩邊看樹?!钡搅耸S矼,見幾座石峰兀立于深壑之中,但每一座石峰并不是一個完整的個體,而是有若干的小石峰共同組成。它們有的尖削如箭,有的敦厚像筍,有的上下粗細(xì)不一,也說不清像什么。尤其是峰體上點綴的許多大大小小,粗粗細(xì)細(xì),奇形異狀的怪松,使得石峰頓時鮮活生動起來,就像一個碩大的盆景似的。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學(xué)家徐霞客曾經(jīng)兩登黃山,且?guī)状稳绞S矼,對石筍矼一帶的景色戀戀不舍,贊美有加。
始信峰與石筍矼毗鄰,僅一壑相隔。通往山峰的路邊相距不遠有兩棵怪松:一曰黑虎松,枝干粗壯挺拔,翠冠平鋪似濃墨,從高處俯視就像蹲踞一黑虎,是黃山十大名松之一。另一怪松位于始信峰下不遠處,名連理松。不足2米高的木本上生出兩個并立的松枝,粗細(xì)高矮都差不多,挺拔直立,直插云霄,像一對恩愛的情侶似的。據(jù)說有四百五十年的樹齡了。攀登始信峰須經(jīng)過一小橋,橋北頭有棵接引松,一根橫枝直抵橋南岸,似乎像在接引游人似的。樹并不高,約4米,粗30公分,別看這么棵不起眼的怪松,經(jīng)專家測定樹齡已超過了500年。徐霞客在《黃山游記》里也有記載。不過那時小橋只是一棵樹而已。后來是木橋,現(xiàn)在變成了石橋,名渡仙橋。過橋后由于小路狹窄,游人仍需扶此樹過橋登峰。峰頂面積較小,巨石參差,三面臨壑,險峻異常,觀景絕佳。關(guān)于始信峰名稱的來歷,據(jù)說古時一名人來游黃山,到始信峰方才相信黃山美景天下無雙。我剛站到峰頂上,一陣山風(fēng)忽至,冷颼颼的,卻戀于美景仍不愿下來。
下了始信峰,去北海路上,是下坡路,比較緩。到北海,有心去獅子峰看看,但因其處于休養(yǎng)期不開放未能如愿。
繼續(xù)往西海景區(qū)轉(zhuǎn)移,路比較緩,沒有拔高,比較舒服。一路上見到的怪松較多,有棵團結(jié)松,一根本上生出五根枝干,且粗細(xì)比較均勻,并列而立,緊緊依靠,天下罕見,絕世僅有。
到了西海大峽谷,站在崖邊上,俯瞰深壑,兩邊懸崖陡立,石峰羅列,比石筍矼毫不遜色。有游客說,西海大峽谷的云海十分有名,可惜今天黃山晴日,云霧遁形,云海自然看不成,比較遺憾。峽谷東崖遠處,有一石峰,名妙筆生花,寶塔一般聳立。峰頂上面生一棵松樹,像筆鋒似的,甚為奇特,頗有韻味。遠眺峽谷,一條懸空棧道飛龍一般緊貼在直立的崖壁上,膽小之人肯定不敢上去行走的。崖畔有一亭,名排云亭,建于1935年,約長6米,寬4米,高3米,全部用條石構(gòu)造,因為平時見云霧都從此處生出,故名。排云亭前面懸崖邊上有欄桿索鏈,上面擠擠挨挨掛滿了鐵鎖,據(jù)說此為愛情鎖,多為情侶所為,有的已經(jīng)銹跡斑斑,也是一景。沿峽谷邊往西有游道,我們幾個同伴一起前往探幽。經(jīng)過一斜洞,沿臺階下去一截,見頭頂有露天之處,陽光灑下幾縷,頓時亮堂許多。未走到盡頭,一道鐵門鎖住去路,門上有告示云,大峽谷因冬季維修暫不開放。原來此為通往大峽谷之路,不見告示,我們還真不知道呢。據(jù)說游覽大峽谷沒有一天的時間根本不夠。我們本來也沒有去大峽谷游覽的打算,乃回返。
從排云亭回返一段路,繼續(xù)南行,爬山,半小時后抵達飛來峰。飛來峰上有一巨石,立于懸崖邊上,從不同的視角看,形狀也不相同。從北面仰眺,石峰比較粗短一些,像個仙桃,頂部略傾于懸崖。待近前再看,飛來石明顯高大了許多,約高十幾米,粗八九米,一九八七版電視劇《紅樓夢》片頭中出現(xiàn)的那塊石頭就取景于此。如果要近距離觀賞石頭,需要登上路邊五六米高的一塊高地,有臺階通達。但臺階比較窄,兩個人不能并排。我登上去后,左看右看,摸摸石頭,見石頭東側(cè)有倆刻字:畫境。不知何人所寫。西側(cè)緊挨著懸崖,有欄桿保護游客安全,空間僅容得下一人,我擠過去看看,俯瞰深谷,森森然,深不見底,眼前景色如畫,石刻所言非虛。仰視,覺得石頭蠻高大,有點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北面有游客擁塞,我就沒過去添堵,不知道是否與東側(cè)相通。回到路上,從高處俯瞰石峰,也就是電視上出現(xiàn)的鏡頭,覺得石頭很美。
前面不遠抵達光明頂。山頂上比較平緩,最高處的一座建筑物頂上有個大圓球,好像是個氣象站。因為山頂比較平緩,所以一點也覺不出這里高峻危險,其實這里是黃山第二高峰,僅比第一高峰蓮花峰矮4米,海拔高達1860米。站在光明頂上,南面是前海,有兩座高峰并立,左面一座是天都峰,右面一座是蓮花峰,用肉眼難以辨明孰高孰低。兩座山峰景區(qū)實行輪換休養(yǎng),不向游人開放,現(xiàn)在輪到蓮花峰休養(yǎng)了。據(jù)說天都峰現(xiàn)在也臨時關(guān)閉,我覺得景區(qū)可能主要是從安全方面考慮的吧。景區(qū)為游客安全著想,也不能說不對。不過游客來一次黃山,兩座著名的山峰都不能登頂觀光,是比較令人遺憾的。有的人或許還有以后,但有的人可能就沒有了。這時已經(jīng)12點了,大家都餓了,于是拿出隨身自帶的干糧,填飽肚子,然后繼續(xù)趕路。
往西到鰲魚峰。因峰頂巨石像張開大口的鰲魚,故名。鰲魚峰下面是一條臺階坡路“一線天”,兩壁高聳直立,寬容不下兩人并行。尤其是西面石壁內(nèi)傾,像馬上壓下來一般,令人恐怖窒息。到了坡路底部,仰視石壁,見一塊巨石在石壁上方凸起高懸,似墜非墜,尤其駭人。我覺得像是逃過一劫似的,迅速通過了一個比較淺的洞穴。出洞,往東南仰眺,蓮花峰高懸天際,峰頂幾塊巨石參差,猶如盛開的蓮花瓣兒似的,大概蓮花峰名來源于此吧。前往蓮花峰的路好像有兩條,一條為“一線天”,石壁下半部是道石階,像天梯似的從山半腰掛下來,山頂部有道狹窄的縫隙,仰眺可見一縷“一”樣的天空,“一”中間還塞了塊巨石,遠遠就可看到?!疤焯荨鄙蠑D滿了人,像個直立的“1”。蓮花峰不開放,我不知道這些游人上去做什么。另一條路右拐,也是從光禿禿的石壁上開鑿出來的石階,這就是著名的百步云梯。遠遠看去,眾多的游人在光禿禿的巨大石壁上像一條長蛇一般往山上蠕動,看得人心里慌悚不堪。石階不寬,有的地方僅容一人通過,且坡陡階滑,極其危險。好在邊緣上有欄桿,給游人以安全感,否則很多人不敢攀登。
過了玉屏索道,有同伴覺得累了,就近乘索道下山。我覺得上山坐了索道,下山說什么也得徒步,不然就會覺得白來一趟似的。不覺就到了玉屏峰,迎客松優(yōu)雅地站在那兒迎候八方來賓。迎客松樹齡有800多年,現(xiàn)在是黃山一級保護植物,一天24小時有專人看護,是不爭的國寶。她還是黃山的象征和標(biāo)志,出鏡率甚高,名氣很大。這里游客十分擁擠,大家都在爭相與迎客松合影,好像不跟迎客松合個影就像沒來過黃山一樣,我也有這種感受。我讓同伴給我和迎客松合個影,但鏡頭里想沒有不認(rèn)識的人很難,結(jié)果照了幾張,看看里面,幾乎每張里面都有陌生人與我合影,盡管他們根本不知。
合影后,我們一伙人開始下山。兩個小時后,我們到達慈光閣。古時候叫慈光寺,更早的硃砂庵,不知道為什么改叫慈光閣了。不過現(xiàn)在的慈光閣已經(jīng)灰瓦白墻,畫棟雕梁,早已不是徐霞客游黃山時的茅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