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荷·獎】童謠里的幸福(散文)
至今記得這首《小白雞》童謠:
小白雞,嘎嘎嘎,
打小在她老娘(外婆)家。
舅舅給她好飯吃,
妗子給她官粉搽。
一搽搽到十七八,
給她說個婆婆家。
說到城南大官家,
也有樓,也有瓦,
也有大車搬莊稼,
也有小車走娘家。
這是我們這代人的童謠。我們這代人小時候物質(zhì)相對貧乏,但是精神非常富足。農(nóng)村生活條件雖然相對落后,但是我們往往三五成群,一塊唱著童謠,一塊歡樂地玩耍。用五個石頭蛋“拾石頭”,一拾大半天。我們一邊拾石頭,一邊嘴里唱著:“撈摸一抓,拾仨好仨,拾倆好倆,拾個好個!”全是幸福與滿足。一個小沙包,我們就能玩的異常開心。扔沙包相當有趣,為了躲避飛來的沙包,需要不停地來回閃躲,練就敏捷與機警。更別說“溜手絹”與“老雕抓小雞的游戲了”,玩的那叫一個開心。肢體活動累了,轉(zhuǎn)而專心在“唱念”上。小伙伴們嘴里不住地唱著童謠,唱人家的幸福,唱自己的快樂與憧憬?!缎“纂u》就是我們小時候童謠的代表作之一。
這首童謠中的“她”,相當幸福如意:親人呵護,生活富裕,婚姻美滿,幸福多多。這首童謠也很有學問,開頭就是“興”,說“她”先言“小雞”,擬聲“嘎嘎嘎”,小雞模叫出小鴨的“嘎嘎嘎”的聲音,既顯俏皮又顯地域文化特點。從小住在姥姥家的“她”倍受優(yōu)待,舅舅疼愛,妗子呵護,肚子不受屈,還可以美美地打扮,真是幸福到讓人沉醉!從“愛幼”的細節(jié)可以看出那時人心的淳樸,親情濃厚?!八笔甙藲q,芳華年紀,“她”又找到好人家,“給她說個婆婆家,說到城南大官家”。于歸的喜悅從文字間溢出,有樓有瓦,安居之樂;有大車搬運莊稼,有小車走娘家,滿足之美。普普通通的童謠,濃厚的民間文化貫穿其中,滿滿的幸福也貫穿其中。我們也是幸福地唱起童謠,這種幸福療治了童年的饑渴與蒙昧,使得一些人雖然沒能有幸走進過學校,也有了些“文化熏陶”。童謠總是刻著時代的烙印,因為那個時代缺衣少食,所以“莊稼”是精神的最高寄托。豐收是幸福的承載,安居樂業(yè)便是最大的愿望。有輛小車走娘家的幸福,也會成為女孩子的憧憬。
另一首童謠還是《小白雞》,內(nèi)容卻不雷同。
小白雞,嘎嘎嘎,
上南園吃黃瓜,
黃瓜有種,吃油餅!
油餅香,吃辣姜!
辣姜辣,吃面湯!
面湯面,吃雞蛋!
雞蛋有皮,吃果子仁兒!
果子仁兒有尖!
吃大官!
大官打板子,
屁股紅青紫!
這首童謠里的幸福,不是要淌出文字的那種。而是一個任性挑食的幸福孩兒在撒嬌任性,這個不吃那個不吃,又那么多可以選擇的,均不能滿足。于是對答者怒了,直接要拉對方“見官”,讓她或他去大官那里吃板子!這首童謠,使用了頂針的修辭手法手法,一樣一樣地點出好吃的,說出物質(zhì)的豐盛,生活的幸福?!包S瓜”“油餅”“面湯”“雞蛋”“花生”等等都是我們那個時代生活幸福的標志,一日三餐能夠飯菜充足,已經(jīng)是一種享受。如果把每天的食物再上升到“黃瓜”“油餅”“面湯”“雞蛋”“花生”隨手可得的層面,幸福的厚度已非尋??杀?。再看童謠里的主人公,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應(yīng)該拉去見官打一頓板子!大官的威懾力震搖晃了一行行文字。那個時候見官是不容易的,“見大官”會嚇得人兩股戰(zhàn)戰(zhàn)。
從童謠里也可以看見我們那個時代的家庭教育方法:嚇唬!還有一條沒在童謠里體現(xiàn)的,那就是打罵。劈頭蓋臉一頓罵,操起搟面杖、笤帚疙瘩,磨棍一頓暴揍,只要打不死,不等那種疼痛消散,便唱起童謠,走出家門,到大街上尋到小伙伴。一塊上學,一塊放學,一塊到野地里挖豬草,摟柴火。童年很多不如意不稱心很傷心甚至朦朦朧朧的那點憂郁,被童謠里的幸福馬上治愈。童謠里的幸福是一副救濟童年創(chuàng)傷的靈丹妙藥。
還有一首《小白雞》童謠,唱出的不但是幸福,還有想象與浪漫。
小白雞,銅盆架,
打小住在老娘家。
老娘做件新衣裳,
妗子秀個拖拉裙。
拖拉裙上一對鵝,
撲棱撲棱下了河,
這沿你家,那沿我家,
鋪下棉單卡芝麻。
一碗芝麻兩碗油,
大姑子小姑子來梳頭。
這首《小白雞》最喜歡唱。已經(jīng)很大了,每當過年做了新衣服,還會蹦蹦跳跳唱起這首《小白雞》童謠。多么浪漫的童謠!多么幸福的童謠!多么慈愛的姥姥!多么心靈手巧的妗子!妗子繡的圖案,可以說是天下一絕。一對大白鵝,竟然走下了拖拉裙子,“撲棱撲棱下了河”!童話的世界赫然展現(xiàn),靈動的畫面定格在腦海中,有趣的靈魂瞬間被打開。我們就是從童謠的幸福里汲取營養(yǎng),把羸弱的童年滋養(yǎng)得壯碩起來。
這首童謠里的溫馨畫面,至今令人艷羨不已??v然一河分兩岸,這邊是你家,那邊是我家,一家人總歸是一家人。即使隔著湍急的河流,割不斷親人情長。需要注意的是:是請大姑子小姑子來蘸著香油梳頭。姑嫂和諧,是家庭幸福美滿的象征。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有如此深情厚誼,能夠溫柔以待,樸實溢于附著文字,真情撼動萬眾人心。
童謠很直白,但童謠教會了我們的責任感。
喂喂喂,
北京來電話,
叫我去當兵,
我還沒長大,
叫我去扛槍,
我還有點怕。
細想怕什么?
我有國和家。
拍著胸脯說,
一定聽黨話。
我猜想這首童謠一定是“有學問”的人的杰作。因為在這首童謠里,格局完全被打開,從以往念念不忘的個人向往一下子上升到了家國情懷。
那首短小精悍、描繪理想生活的童謠又在耳畔回響:“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自來水大喇叭!”宏偉藍圖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實,童謠里描繪的幸福生活,我們已經(jīng)完全擁有,并且幸福已經(jīng)從潺潺小溪匯集成了滔滔江海。回味童謠里的幸福憧憬,提醒自己:珍愛幸福!珍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