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秋色里的桂香(散文)
秋風起兮白云飛,丹桂飄香滿園扉。
碧落之下,黃金之姿,亭亭而立,裊裊以姿。
——題記
桂花終于開了。
十月,暑熱漸散。今年國慶,難得有閑休息了數(shù)天,百無聊賴的假期午后,心無瑣碎的小區(qū)樓下,忽然看見一樹桂花悄然開放,素雅的淡金色小花,點綴在翠青色的枝頭間,在陽光下像極了閃爍的點點繁星。那久違的馨香還是那么愉人,勝于香水的味道甚多。
桂花,不是多么艷麗的花兒,像一個文藝的少女,不求外在的裝飾,開在有些許清冷的時節(jié),低調(diào)不張揚,含蓄且隨性,但散發(fā)著的陣陣清香,卻足以是秋天帶給人們的最珍貴的禮物。
今年的桂花香氣姍姍來遲,大抵是因異于往年酷熱和干旱,秋漸至深處時,方才在不經(jīng)意間綻放、散香。桂花不與群芳爭艷,獨于寒露中吐蕊。其色黃如純金,耀人眼目;其香濃郁幽遠,沁人心脾。乾坤既辟,萬物生光。于深秋時,小區(qū)里這滿園的桂樹卻仍有許多未至花時,格外凸顯出開花的這幾棵出眾之處,想必是得天地之靈氣,汲日月之精華所致。
國家生日時,天公也作美,碧空萬里如洗,棉花糖似的云色淡淡,微風輕輕拂過,桂枝搖曳中,影照婆娑于地,風姿綽約一詞不足以描述。這桂花啊,真乃天地之尤物,人間之奇珍。踱步于小區(qū)小徑,遠而觀之,如翠蓋臨風,熠熠生姿;近而賞之,則細葉密密,桂子簇簇。微風過處,清香逸散,引得蜂蝶翩躚,鳥雀歡歌。此情此景,宛若仙境閬苑,怎不叫人流連忘返,心曠神怡。忽然想起,這就在自家小區(qū),倒也不至于留戀,反正近水樓臺之下天天都要往返的經(jīng)過。
立身于桂樹之下,地面沒有往年的一地金黃,反而是稀稀疏疏地點綴了一些小碎花,倒也顯得十分別致。附身撿起幾朵,每一朵桂花都有四個花瓣,形狀像小巧的勺子,輕輕托起花蕊。再看指頭那一簇,由幾朵小花組成的聚傘花序緊湊、綿密,簇生于桂枝葉腋,形成了完美的整體。?這些小花緊密地聚在一起,形成簇狀或傘狀的結(jié)構(gòu),既無牡丹之雍容,亦無桃花之妖嬈,其清雅脫俗,自成一格。猶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不張不揚,卻難掩其光華;又似佳人獨立,遺世而獨立,雖不令人矚目,卻也不容忽視。
丹桂所開放的十月,已過了百花爭艷的時節(jié),蕭瑟與清冷的晨昏提醒人們早晚要加衣,這時,一個詩意的季節(jié)便來了。
秋是那么的短暫,卻是詩的國度——中國人最鐘愛的時節(jié),它不似春那樣的蓬勃,沒有夏那樣的活潑,更不似冬那樣的肅穆,大概是因為天氣的驟冷,在一種集糧谷收獲與清寂失意之中形成平衡,也更是中國歷來文人墨客最愛的時刻。唐的劉禹錫最喜歡秋日,寫下“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表白,漢的劉邦在秋季時趁勢抒發(fā)“大風起兮云飛揚”的快意,天才王勃寫下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與長天共一色”的千古勝景,詩仙李白無數(shù)次慨嘆于“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fù)驚”的人生感悟,詩圣杜甫于秋季描繪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時空悠遠。
秋,承載了中國人心中最為深沉純粹的情感。
而關(guān)乎秋的主色調(diào),桂花必不可少,以至于“金秋十月,丹桂飄香”已成為描寫秋天的定語。桂花,是陪伴中國人情感基因達兩千年的植物,與玉蘭、海棠、牡丹等并為四大名花,桂字的“桂”與貴諧音,因此還被有心者賦予了了富貴吉祥的好兆頭。
不過,與秋天的楓葉、菊花、三角梅一樣,這些秋季的花大都具有了秋天的性格,他們與世無爭,似乎刻意躲開了最火熱的時節(jié),只沉淀于自己內(nèi)心的世界。就拿桂花來說,她的品種有很多,金色的叫金桂,銀色的叫銀桂,但無論哪一種,都不是一種以大為美,以艷麗為追求的花朵,小小的花朵,掩藏在枝頭間,是清冷明麗的色彩,是甚至有些單調(diào)的勾勒,是與秋色共為一體的花朵。
但,單調(diào)卻不簡單,在詩意萌發(fā)的時節(jié),往往拋卻復(fù)雜的人情世故,而只追求于質(zhì)樸的本心。桂花,就是這樣一種應(yīng)景的花朵。她與秋天的月一樣的色彩,與孤寂的人們一樣的純粹,也與最美的詩篇一樣幽香自顯。
桂花的香,濃而不膩,淡而有致,隨風飄散,入人心脾。若漫步于桂林之間,但覺芬芳馥郁,沁人心脾,所有塵囂與煩惱,皆隨風而去,唯余滿心之愉悅與寧靜。世人皆愛桂花香,或折枝以贈友,或釀酒以自酌,皆因其香能醉人心扉,能解人憂愁。古人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闭\如古人所言,桂花之香,非人間凡品所能及也。
桂花不僅以其香名世,更以其品性高潔而著稱。它不擇地而生,不擇時而開,無論高山之巔,還是深谷之底,皆能頑強生長,傲然綻放。或許也正是桂花開在高冷的秋季,在團圓的時刻,人們仰望皎潔卻有些高處不勝寒的圓月,在慶祝團圓歡喜的時刻,也認為月宮里一定有桂花開放——以至于人們認為凡間的桂花樹來自于天風將月亮里的桂子吹落,也由此把月亮稱之為“桂魄”。
況乎桂花之寓意深遠。我們常用“蟾宮折桂”以喻科舉及第,功成名就,這是對桂花的極高贊譽。可見桂花的高雅與純潔,恰如人的品格與理想追求。故世人皆以桂花自喻,愿如桂花般高潔、堅韌、不屈不撓。
桂花之美,不僅在于其形、其香、其品性,更在于其深厚之文化底蘊。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皆愛詠桂抒懷,留下了無數(shù)膾炙人口之詩篇。
桂花雖然不求外在的“嬌艷”,但是卻有秋最雋永的沉淀與內(nèi)在。當筆者走近桂花樹,一陣沁人心脾的香氣陣陣襲來,使人蕩滌心神,更使我想起宋人在《月下聞桂花》中所寫的詩句:“一庭人靜月當空,桂不多花細細風。香露滴衣涼似水,恍然移下廣寒宮”。清潔的詩人與清冷的桂花可謂脾性相投。
詩人李白也認為桂花與眾不同,他在《詠桂》中寫道,“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比起富人所刻意追求的桃李芳菲,南山的桂花自有一種清靜幽香、灑脫隨性的禪意。
詩酒趁年華,方不負人間光陰。在秋日豐收的時刻,一樹翩然的桂花開放,花瓣灑落在地,也灑落在了人們追求幸福美好的心田之中。桂花與酒做成的桂釀,大概是最珍貴的一種瓊漿玉液,大詩人屈原在《九歌》中豪放的寫道:“援北斗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林清玄也說,“釀酒時以秋天桂花圍塞,酒成之際,桂香裊裊,直似天品”,此時的桂花,早已把清香灑進了美酒之中,也灑入了最詩意灑脫、最瀟灑不羈的人心中。
桂花糕是風靡南北的一種糕點,在糯米做成的糕點后,只需灑入必不可少的桂花,便成了一道久負盛名的美食。試想,溫一壺帶有桂花芳香的桂花酒,黃色的瓊漿里倒映著金色的圓月,再來幾碟桂花糕,此情此景,便是無數(shù)風雅,仿佛聽見了李清照“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低吟,也似乎看見了楊萬里脫口而出“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的景象……
在所有的花朵當中,桂花或許是與食物聯(lián)系最多的一種,除了做法不重樣的上百種桂花糕、桂花酒,桂花露、桂花茶、桂花餅……桂花的清香不僅僅撒入了心田,更留在口齒間,久久難忘。
桂花是一種素雅的花,像繁星一樣的小花,像豆蔻一樣的純潔少女,像清風一樣的曼妙才情,像秋月一樣的飄渺詩意,卻最接人間煙火。如果說秋天的月是最美麗的一道勝景,那么月下的桂花一定是最大的功臣。是宋代詩人謝懋在《霜天曉角·桂花》中如此寫桂花,“綠云剪葉,低護黃金屑。占斷花中聲譽,香與韻、兩清潔。勝絕,君聽說。是他來處別。試看仙衣猶帶,金庭露、玉階月”。
在詩人的眼里,桂花絕不是凡間之物,是最圣潔的花,青青的葉片仿佛綠云剪裁,青翠欲滴,金黃色的小花猶如仙女的發(fā)簪,又猶如金色的玉帶仙裳,不帶一絲塵埃,而這樣的香與韻,只能細細品味,也大抵只有內(nèi)心豐盛、情懷豐滿的人才能欣賞得到她的所有美麗。
這就是桂花,秋月下開放的花朵,她是多情秋天里最美麗的一道景物,賦予了秋天無與倫比的詩意。她不嬌不艷,卻明媚動人,在不經(jīng)意間泛起觀賞者心頭的漣漪。她是世俗里最平凡的花,又是無數(shù)詩人心中最圣潔的花。她在枝頭獨自開放,將花香與韻味共付于人,寫就秋天最美的詩篇。
思緒回歸,已行至地下車庫入口,角落里有一棵桂樹獨立,不似顯眼處那些桂樹稀稀落落的點綴,而是如火樹銀花般綻放,這怒放的生命。
我呆愣住了,醍醐灌頂般悟了,順其自然,是對生活的另一種成全。像今年的桂花一樣,遲開總會開,未開之時,接受它的事與愿違。我們只需過好不被追趕的生活,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