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韻】推辭的藝術(散文)
那天,我看了當代雜文家鄢烈山先生的《毛遂之死》這篇文章感悟頗深。在我沒有看到這篇文章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樣,只知道“毛遂自薦”這件事,那是一位勇敢無畏、自信滿滿的智者形象,至于毛遂是怎么死的并不知道。《毛遂之死》一文,對此做了詳細描述,這篇文章通過毛遂之死,告訴了我們另一個耐人尋味的道理。
鄢烈山在文中寫道,公元前256年,燕國派遣大將栗腹攻打趙國。趙王欲選派毛遂為主帥出征迎敵,毛遂聞之大驚。毛遂趕到趙王那里,這次不是推薦自己,而是推辭自己。毛遂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騏驥一日千里,捕鼠不如蛇貓。逞三寸之舌當仁不讓,仗三尺劍實非我能,豈敢以國家安危,來試驗我之不才之處。
說真話,毛遂不僅很聰明,而且很明智。他不僅懂得何時可以自薦,而且深知何時必須推辭的道理。但趙王仍然堅持讓毛遂掛帥迎敵。盡管毛遂身先士卒,沖鋒陷陣,最終還是一敗涂地。面對如此敗局,只能以死謝罪。于是,毛遂避開眾人,來到一個山林里拔劍自刎。一個曠世奇才,就這樣倒在了“毛遂自薦”的神話里。
當然說,鄢烈山先生在文中,沒有注明“毛遂之死”的史料來源。我也未曾看到過公認的,權威的,可靠的,有關“毛遂之死”的答案。但是,就我個人的感受來說,撇開“毛遂之死”的歷史真?zhèn)尾徽?,對此說法的真實性不去考證。我覺得鄢烈山先生講述的這個故事,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很有趣、很耐人尋味的故事。
鄢烈山先生的《毛遂之死》雖非史實,卻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寓意,為我們揭示了另一種人生智慧,即推辭的藝術。鄢烈山先生筆下那虛構而又不失深意的“毛遂之死”,深入探討了在功利與淡泊之間,如何以推辭為舟,尋覓心靈的寧靜港灣。如何在功利與淡泊之間找到平衡?如何讓自己的心靈得以安寧?
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人們往往被名利所驅,競相推薦自己,以求得展示所長,實現個人價值。然而,并非所有的機會都適合自己,也并非所有的舞臺都能成為我們的主場。毛遂的推辭,便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智慧選擇。他明白,真正的成功不在于盲目地抓住每一個機會,而在于選擇那些最適合自己的舞臺,展現最真實的自我。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推辭,并非逃避,而是一種對自己和他人負責任的態(tài)度。它要求我們在面對誘惑與機遇時,能夠冷靜地分析自己的實力與條件,做出最符合實際情況的判斷。正如古人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在復雜多變的人生旅途中,懂得適時地推辭,才能避免無謂的失敗與挫折,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堅定。
毛遂的悲劇,讓我想起歷史上的另一個著名典故,那就是諸葛揮淚斬馬謖。這個典故說的是,以飽讀典籍自命不凡的馬謖,立下軍令狀領命鎮(zhèn)守街亭。有著參謀天才的馬謖,不知道紙上談兵,和真正的帶兵打仗有著天壤之別。其結果,馬謖這個滿腹經綸、才華橫溢的青年將領,不僅丟失了街亭,還賠上了自己的聰明腦袋。
馬謖的悲劇,在于他未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足與局限,盲目自信地接受了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任務。與毛遂相比,他缺乏的正是那種清醒的自我認知和明智的推辭。而諸葛亮的揮淚斬將,則是對這一教訓的深刻反思與警示。他意識到,在用人之際,必須量才錄用,不可盲目求全。同時,也提醒后人,要時刻保持謙遜謹慎之心,以免重蹈覆轍。
野心和欲望,是人類的一種天性。有朝一日能夠象毛遂那樣一舉成名,光宗耀祖,是天下無數人夢寐以求的愿望。于是,在功利的社會里,很多不甘寂寞的人們,為了實現自己的一野心和欲望,不擇手段地推薦自已,挖空心思地粉墨登場。因此也就有了官場,商場,情場,甚至刑場上,紛紛揚揚的喧鬧。
在當今這個快節(jié)奏、高壓力的社會里,人們往往面臨著種種誘惑與挑戰(zhàn)。如何在淡泊與功利間尋找平衡的推辭藝術,便是在這紛擾的世界中,為我們提供的一盞明燈。它教會我們在面對誘惑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冷靜的判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紛擾的世事中,保持一顆平和而堅定的心,而不被外界的喧囂所擾亂。
“毛遂之死”雖為虛構,但其所蘊含的智慧與哲理卻值得我們深思。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zhàn)的時代里,我們要學會運用推辭的藝術,在功利與淡泊之間尋找屬于自己的平衡點。不盲目追求名利與地位,不輕易接受自己完不成的任務。在適合自己的舞臺上盡情揮灑汗水與智慧,在淡泊與寧靜中守護好心靈的港灣。如此,方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更加穩(wěn)健與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