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荷·人世間】夏日,我眼中的塞罕壩(散文)
時值酷暑,京畿干熱。為消暑計,前幾天我們又去了趟塞罕壩草原。之所以稱“又”,是2019年深秋去那里“初”了一回所成就的。
那次固然是見識了無草的原野——秋草黃透被“剃頭”后的草茬子依然遼闊——景觀,然則沒能直面親見這片原野的草形草色,畢竟心有不甘,不趁著草綠天藍牛羊遍野的盛夏季節(jié)去細細觀賞并沉醉其間的話,恐怕連自個兒都不會輕饒自個兒喲。
塞罕壩地處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nèi),為丘陵型高原地貌,平均海拔1500余米,遼闊壯觀之盛固然沒法與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相提并論,然而,其地勢略有高低起伏,陽剛大氣而又不失柔美婉約。特別是丘崗水岸等處遍種落葉松白樺等耐寒耐旱樹種的豐茂植被,在晨曦夕照熏風薄霧等自然物候的滋養(yǎng)下?lián)u曳生姿,釋放沁人心脾的清新之氣,不啻為一條又一條牽動人們視覺嗅覺聽覺等多感官美感的風景線。
后來,聽講解才知道這些個風景線并非完全是大自然恩賜給人類的福利,而是人這個決定性因素改造自然從而造福人類自身的豐碩結(jié)晶。何人所為?何力所造?容我稍后作答。
好了,我也不想撰文弄個什么勞什子游記出來,就簡簡單單把印象較深的幾點觀感用詩文交替的形式表述一下吧。
“追夢草原”歷史情景劇暨馬術表演觀后口占
“汗血”奔騰芳草地,滿蒙騎射競豪雄。
雕弓勁挽狼牙碎,飛手巧掏蟻穴空。
羯鼓鏗鏘摧敵膽,蹄風浩蕩壯吾胸。
須眉巾幗何承讓?尚武興邦創(chuàng)大同。
注:“汗血”一詞不光是指代汗血寶馬,也泛指草原上各種各色彪悍強健善跑的駿馬,同時也是一種精神圖騰的象征。自古以來,蒙古族、滿族以及其他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健兒馴馬騎馬苦練馬上功夫,痛殲來犯之敵保家衛(wèi)國衛(wèi)草原所付出的汗水心血乃至鮮血,未嘗不是這一精神圖騰的激勵作用使然。
巴亞爾圖狂歡夜觀感
喧騰瀚海燈光秀,寂寥銀河星宿眠。
火樹當思栽樹苦,玉林更覺造林艱。
草原夜放花無數(shù),炫舞飛歌羨煞仙。
蒙漢同圓強國夢,天人共奏合歡弦。
草原澗水漂流小記
澗流清澈草原風,筏子悠然若轉(zhuǎn)蓬。
曲水清歌單槳奏,斜陽漫舞疊波橫。
羊咩笑入蔥蘢野,雁影巧連瀲滟澄。
壩上漂漂何所似?江南一鷺此中生。
乘越野車逛塞罕壩丘陵牧區(qū)有吟
牧歌悠遠琴聲醉,水碧風清濾俗塵。
起伏胸肌丘跳眼,蜿蜒腰線澗走神。
牛羊戲蝶恣歡謔,花草兜蜂釀福音。
敖包歷歷嬋娟妒,仙界何如凡界真?
禮贊塞罕壩數(shù)代造林人
塞罕壩這個地名,以前沒有“草原”這個后綴,只有“荒漠”一詞與之連綴。蓋因此地極其干旱,土地沙化,寸草不生,風沙漫天,席卷華北中原,造成連年不斷的揚沙、沙塵暴災害天氣,故而被人們視為不毛之地和沙塵淵藪棄之如敝屣。
六十年代初,數(shù)百名大中專學生響應黨中央號召,懷揣一腔熱血,毅然前往這一片荒涼之地,與天斗,與地斗,與生理所能承受之極限斗,與一切不利因素斗,展開了曠日持久艱苦卓絕的植樹植草治沙固沙的綠化行動。流汗流血不流淚,折戟折壽不折志,失利失敗不失赤子之心。即便是失敗失敗再失敗,也要探研探研再探研,奮斗奮斗再奮斗,寧可少活二十年三十年(事實上,由于操勞過度,嘔心瀝血,極大地透支了生命,以至于第一代造林人的平均壽命剛到五十歲)歷經(jīng)好幾代造林人的無數(shù)次嘗試,終于漸入佳境,綠化碩果蔚為大觀。六十多年來,在這片被人認定為不可能治理好的漠野,奇跡般地植樹種草達120萬畝之巨。首創(chuàng)中國人工造林面積之最。
有感于斯,草擬小詩一首,謹此致敬平凡而偉大的造林英雄。
憶昔風沙漫卷黃,青春熱血灑蠻荒。
夙興培樹夜難寐,暑往澆苗寒又殤。
幾代恒心無縫接,無垠綠野有功彰。
人生五十精神在,造福中華萬里疆。
憶昔風沙漫卷黃,青春熱血灑蠻荒。
夙興培樹夜難寐,暑往澆苗寒又殤。
幾代恒心無縫接,無垠綠野有功彰。
人生五十精神在,造福中華萬里疆。"
總結(jié)和延伸,令人暇想無限!
上酒問好船長老師,祝安好、創(chuàng)作多多!